同學行為怪異且不顧他人感受如何應對
一個農村的同學,從小基本上沒有父母陪伴,母親得了精神病,父親跑了。依靠爺爺奶奶帶大!總之和這種人很難相處,你和他說話,他總是不顧及你的感受,說一些特別令人難受的話,感覺挺沒有體諒心的。我有時候不知道怎么說他,他總是做出一些怪異的舉動,去惹得我們班上的同學去罵他。好像他跟我們有仇似地,我和他說過幾次話,每次一談到學習或者其他有關學習的事情,他總是說些很過分的話,我沒做出一道題,他說不知道我怎么考起的高中,我說英語聽力還行,他就過來炫耀他自己,說他自己從高一到高三三年的聽力訓練,使自己的聽力很好,所有的聽力對他來說很容易。這些還不算,有時候說道別人敏感處,他也不會顧及你的感受,而收斂自己的一些言語,有什么說什么,他也不怕得罪你。而且他特別喜歡搗亂,我們做實驗課,我幫助別人去做實驗,他卻莫名其妙的來到我們的桌上玩弄我們的儀器,阻礙我們操作實驗。反正他總是做出一些耽擱別人做事的事情,而且有時候他說了些傷了我的話,我和他談,他卻對我不在理睬,不做任何解釋。說話的時候,總是顯得自己很有本事一樣,我們都是些沒用的東西,每次和他說話,說著說著他就不說了!感覺挺糾結的!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同學成長環境特殊,行為表現怪異,不顧及他人感受,可能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如缺乏安全感、自卑、情緒管理能力差、社交技能不足、認知偏差等。 1. 缺乏安全感:由于成長中缺乏父母關愛,內心安全感缺失,導致在與他人交往中過度自我保護,表現出攻擊性。 2. 自卑心理:家庭環境的不幸可能使其產生自卑,通過貶低他人來獲得自我認同。 3. 情緒管理能力差:未能學會正確處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隨意發泄。 4. 社交技能不足:缺乏良好的社交教育和引導,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 5. 認知偏差: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存在偏差,不能換位思考,體諒他人。 對于這樣的同學,應多給予理解和包容,嘗試引導其改善行為,必要時可尋求老師或專業心理輔導的幫助。
2025-01-15 03: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其實你需要顧及一下他的感受,畢竟他從小的成長環境不好,就要讓自己有一個堅硬的外表,讓自己不受到傷害,因為你沒能走到他的心里,你怎么知道你對他而言不是很重要的呢?他也是讓自己故作堅強,其實很希望能跟你們融合在一起,他很在乎你們,不然也不會這樣加入您們,他希望能夠引起你們的注意,在你們那里得到一些關愛,來彌補自己從小在情感上的一些缺失。你也很好,雖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是如果你能很好的處理好跟他的關系,對你來說,也是人生路上的一大進步。請相信他的本質是好的,沒有惡意的。希望你進步,天天快樂~醫生詢問:
2015-12-16 03: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根據你的描述,這個人就是有點人格缺失,因為從小就缺少父愛母愛,也就不知道怎么關心別人,也不知道怎么和人交往。建議你如果要想幫他或者和他交流,只能是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好,一般的他會對任何人都有敵意,他說的不一定是他真正想的。只要你真誠的對他就行,大度的胸懷去化解他的多疑。然后你才能夠幫到他,他才能聽你的勸導,什么該做。要知道精神病是有家族史的,如果他的壓力大,不知道怎么化解,會承受不住的。醫生詢問:
2015-12-16 01: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首先我對你這種關心助人的心情很理解。從你所描述的你這位朋友的出生、生長環境及日常表現可以看出你這位朋友,在這2方面的心理顯著特征:1.自卑:出生農村,問題家庭,缺乏愛;2.自私:不顧及你的感受和所在場所的環境。他所有的搗亂等等行為,只是為了想引起別人的關注,得到別人的認可。長時間的自卑不自信,愛的缺失,進一步加強了這種偏執。你認為他傷了你,可能在他跟本都知道而且可能都是無意的。情感缺失導致的各種表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所改變的。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心靈強大,你可以寬容理解,用你的愛去融化加以適當的誘導。靈活多變的應對,情感的復雜性和高級性,使人的相處是技術又是藝術。還建議你和你的同學都看一些人際交往的書籍,都得到提高。醫生詢問:
2015-12-15 20: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兒童學習障礙? 兒童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這類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ICD-10和DSM-Ⅲ將其歸屬于特殊性發育障礙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