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歲男性糖尿病多年現手腳臉浮腫咋治
性別:男年齡:50醫生您好·~我父親糖尿病11年用胰島素注射也有好幾年了!可是現在的病情加重了,手腳和臉都有浮腫,請問醫生這樣的需要怎么治療。如果病情在惡化是不是就會轉成尿毒癥??補充問題1:(2011-02-1019:44:44)現在的尿蛋白3個加號。手腳浮腫透析可以消腫嗎。如果透析還能維持多長時間生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戴湘庭
南京市大廠醫院
二級
內科
-
糖尿病患者出現手腳和臉浮腫,可能與糖尿病腎病、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藥物副作用等有關。 1.糖尿病腎病:長期糖尿病可能損傷腎臟,導致尿蛋白增加,引起浮腫。治療包括控制血糖、血壓,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厄貝沙坦),減少尿蛋白。必要時進行透析治療。 2.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易并發心血管疾病,心功能減退可致浮腫。需改善心功能,如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減輕心臟負擔,使用血管擴張劑(如硝酸異山梨酯)改善心肌供血。 3.低蛋白血癥:長期患病營養吸收不良,可能出現低蛋白血癥導致浮腫。可補充白蛋白,加強營養支持。 4.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代謝減慢,可引起浮腫。需補充甲狀腺素(如左甲狀腺素鈉片)。 5.藥物副作用:某些降糖藥或其他藥物可能導致浮腫。必要時調整用藥。 糖尿病患者出現浮腫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控制、適量運動,定期監測血糖、腎功能等指標。
2025-01-14 19: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現在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一些列的并發癥,對于糖尿病來說,五年以內或多或少會出現一種以上的并發癥,對于糖尿病來說,不能單純只控制血糖。你現在采用中藥來控制血壓是最好的,另外建議你開始使用一些防治并發癥的藥物這個很關鍵
2015-12-15 19: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您的糖尿病腎病是否已經在注射胰島素治療了呢?糖尿病一旦合并慢性并發癥,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胰島素,因為胰島素不但價格低廉,控制血糖的作用明顯,還可以延緩并發癥的出現和發展,盡早的注射胰島素可以使受損的胰島B細胞及肝腎功能得到一定的修復,防治肝腎功能損害的加重,現在任何口服降糖藥物無法替代。血塞通軟膠囊僅僅起的是活血化瘀的效果,可吃可不吃。但是腎病一定要重視,必須定期復查,對癥治療為妥。
2015-12-15 18: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早期腎病階段,為了控制好病情,又不至于影響腎臟功能,應積極使用胰島素治療;第二個措施就是要控制病人的血壓,高血壓是使糖尿病腎病加重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病人應清淡飲食,少鹽,使用降壓藥,戒煙。嚴重腎病首先,病人應在適當的時候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第二是避免泌尿系感染,反復發作的泌尿系感染可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發展;第三是中藥治療,中醫中藥對治療腎臟病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因人施治辨證論治,對糖尿病腎病有著較大的意義;最后如果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進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以便把血液中的廢物能排出體外,腎移植是唯一能恢復腎功能的出路。眼底病情治療原則也是及早使用胰島素,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等,不同分期的眼底病變治療方案有不同。建議這樣的情況到糖尿病醫院系統治療,祝您健康!z
2015-12-15 12: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高血壓、浮腫、腎功能減退等臨床癥狀,組織學上伴有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時,可診斷為糖尿病性腎病.臨床上常規檢查出現蛋白尿,此時病期已由早期進入臨床期階段. (1)早期糖尿病性腎病的診斷:主要根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正常<20μg/min,<30mg/24h).診斷要求6個月內連續尿檢查有2次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但<200μg/min(即在30~300mg/24h之間),同時應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其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運動、原發性高血壓、心衰及水負荷增加等.糖尿病控制很差時也可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的排出可以>20μg/min,這樣的尿白蛋白排出量不能診為早期糖尿病性腎病.但若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時,尿白蛋白排出量仍是20~200μg/min,則可以認為有早期糖尿病性腎病. (2)臨床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依據有:①有糖尿病病史;②除外其他原因的間歇性或持續性臨床蛋白尿(尿蛋白陽性),此為臨床DN診斷的關鍵;③可伴有腎功能不全;④伴發視網膜病變,此為一有力佐證;⑤腎活檢證實,一般只有當診斷確有疑問時方宜進行糖尿病腎病的飲食,目前主張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因為臨床和實驗研究均證明,高蛋白飲食可增加腎小球的血流量和壓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腎血流動力學改變,當給予低蛋白飲食后可使增高的GFR下降,而適量的蛋白(0.8g/kgd)飲食對臨床期糖尿病腎病也可使其GFR下降速度減慢.對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腫和腎功能不全的病人,除應針對具體病情給予必要的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外,在飲食上對有低蛋白血癥和水腫的病人,除限制鈉的攝入外,對蛋白質攝入,宜采取“少而精”即限量保質的原則,以每日每千克體重0.6g高生物價值的動物蛋白為主,必要時可適量輸氨基酸、血漿或全血,在胰島素保證下,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入量以保證有足夠的熱量,避免蛋白質和脂肪分解增加.脂肪宜選用植物油.近年認為長期攝取過多的蛋白質飲食是引起糖尿病腎病的一種危險因素,故主張糖尿病腎病應長期攝取優質低蛋白飲食.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腎功能正常者,可予優質蛋白(動物蛋白)每日0.8g/kg體重,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優質蛋白每日0.5g/kg體重.若嚴重低蛋白血癥可靜脈滴注人體白蛋白及必需氨基酸.另外,糖尿病腎病多伴有高血壓,后期可伴有水腫及心力衰竭,故糖尿病腎病應進低鹽飲食,每日鈉鹽最好低于2g,但無鹽的飲食10分難吃,臨床上常難做到在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治療的同時,應限制鈉的攝入,禁止吸煙,限制飲酒,減輕體重和適當的運動,特別是對于肥胖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即使是輕度的減重也有利于血壓的控制.而大量飲酒可使血壓上升和干擾糖尿病的控制.至于限制鈉對高血壓的好處甚至超過了利尿藥.降壓藥仍以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鈣拮抗劑為主,其機理、用法及不良反應詳見有關問題
2015-12-15 12: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