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心臟病史,自身爬樓不適,應注意什么
我今年23周歲了,我外公和媽媽都是因心臟病去世,而且都很年輕,我外公不到40,媽媽剛25歲,目前我沒有什么明顯癥狀,就是爬樓時候連二樓我都覺得人難受,喘不過氣,很悶,雙腳膝蓋以下很酸疼,一直都這樣,平常也是這樣,小腿肚也很松弛,平常很容易疲累,稍微沒有休息好就一天都感覺很累,我性格比較好,每天都很開心,以前都沒有在意過,但是我還是想知道自己要注意什么,我爸爸說我小時候檢查沒有問題,那么我現在會么,這種病一般什么時候表現出來,就是說可以檢查到,可以結婚嗎?孩子會有影響不?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有心臟病家族史且爬樓出現不適,需注意生活方式、定期檢查、情緒管理、運動適度、飲食均衡等。 1.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以減輕心臟負擔。 2.定期檢查:每年進行至少一次全面的心臟檢查,如心電圖、心臟超聲等,以便早期發現潛在問題。 3.情緒管理:維持良好心態,避免長期焦慮、緊張或壓力過大,以防誘發心臟疾病。 4.運動適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劇烈運動。 5.飲食均衡:減少高鹽、高脂、高糖食物攝入,多吃新鮮蔬果和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6.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因為肥胖會增加心臟負擔。 7.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都可能損害心臟健康。 總之,雖然目前沒有明顯癥狀,但鑒于家族病史,仍需提高警惕,做好預防和監測,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5-01-14 17: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在人胚胎發育時期(懷孕初期2-3個月內),由于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心臟,稱為先天性心臟病.除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絕大多數需手術治療.臨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紺以及發育不良等為主要表現. 積極預防風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 避免接觸放射線及一些有害物質. 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服用對胎兒發育有影響的藥物,如抗癌藥,甲糖寧等. 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等. 注意膳食合理,避免營養缺乏. 防止胎兒周圍局部的機械性壓迫. 總之,為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就應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預防 (1)雖然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但為了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應注意母親妊娠期特別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積極預防風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及一些有害物質.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服用對胎兒發育有影響的藥物,如抗癌藥,甲糖寧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營養缺乏.防止胎兒周圍局部的機械性壓迫.總之,為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就應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 (2)在懷孕早期(3個月之前)盡量別在電腦前微波爐等磁場強的地方坐太長時間因這時的胎兒還不穩定各個器官還正在成形階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臟病. (3)不要接觸寵物因寵物身上的細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臟病.
2015-12-14 15: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人體“發動機”●心臟是一個強壯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強力泵.心臟之于身體,如同發動機之于汽車.●如果按一個人心臟平均每分鐘跳70次,壽命70歲計算的話,一個人的一生中,心臟就要跳動近26億次.一旦心臟停止跳動而通過搶救不能復跳,那就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終止了.●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臟病引起的,而我國,每年有幾十萬人死于心臟病.察顏觀色早發現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那么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呢?那就是察顏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癥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征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癥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些體表征兆包括:◆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于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征.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征象.◆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這是因為內耳的微細血管動力異常,病癥尚未引起全身反應時,內耳就得到了先兆信號.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于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的表現.此外,如果時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緩解,這是紫鉗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重視胸悶與心慌我發現,不少老年人對自己的一些癥狀缺乏認識,而一些年輕人對出現胸悶,心慌等癥狀也不是很重視,往往認為沒什么關系,忍一忍就過去了.正是這些想法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有一位40歲左右的高校領導,平時自覺心臟不適,卻不加重視,結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時就診,及時治療,結果就會大不相同.所以說,只要積極治療,心臟病的治愈和緩解還是很樂觀的.雖然年齡,性別,家族遺傳病史等危險因素難以改變,但是如果有效控制其余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預防某些心臟病.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臟病患者而言,至關重要.1954年,美國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患了嚴重的心力衰竭.他的私人醫生懷特博士建議他改變某些生活方式,如減肥,戒煙,并堅持鍛煉等.雖然政務繁忙,艾森豪威爾還是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并堅持不懈.不久后,居然恢復了全日制工作,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由此可見,科學的生活方式,不但會預防疾病,還可能減輕疾病程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完全有可能恢復到患病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更健康.建議大家注意事項可包括:控制體重研究表明:體重增加10%,膽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戒煙煙草中的煙堿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過量吸煙又可使血壓下降),心臟耗氧量增加,血管痙攣,血液流動異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煙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煙者3倍,而且吸煙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戒酒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于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并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改善生活環境污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改善居住環境,擴大綠化面積,降低噪音,防止各種污染.避免擁擠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風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節,以免受到感染.合理飲食應有合理的飲食安排.高脂血癥,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營養有關,所以,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適量運動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維持經常性適當的運動,有利于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從事適當量的體力活動有助于增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臟器機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過于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癥狀為原則.規律生活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勞累.提醒一:多食素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是食肉動物,因為我們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類進化和人類歷史研究卻證明,人類的身體結構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動物.大家一定覺得奇怪,那么不妨看一下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的比較.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身體結構的主要差異(表格)食肉動物食草動物肢體有爪無爪的手或蹄牙齒銳利平鈍腸短長飲水方式舔飲降體溫方式喘氣(無汗腺)出汗(有汗腺)獲取維生素方式自身制造從食物中得到一比較就一目了然了——人類不像食肉動物而更像食草動物.雖然在長期適應自然的過程中,人類逐漸成為雜食動物,但食草動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沒有明顯變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來,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的食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人們開始遠離素食和谷類食品,攝入過多的肉類.與人類進化歷史相比,這種變化太快了,以至與“食草”為特征的人類基因和生理功能無法適應以肉類食品為主的環境.這種不適應最終導致產生包括現代心臟病在內的許多新的疾病.流行病學研究證明,“經濟發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顯因果關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魯.瑙魯原來是一個貧窮的小島,60年代末發現了稀有礦產,這個國家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沒想到幾年以后,瑙魯出現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歲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濟發展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質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心血管病流行雖然不能說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卻是人類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得到的一種懲罰.如被西方國家視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熱量,高飽和脂肪酸,現在卻在我國廣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睞,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健康.我們應該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類淀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動物性食物(魚類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遠離麥當勞,肯德基類“不健康”食品.健康飲食標準表(健康飲食應符合以下要求)1.每日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2.脂肪的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30%.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類食品.4.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植物油.5.少吃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動物油,動物內臟等.6.飲食要高鉀低鈉,鼓勵食用豆制品,飲茶.7.飲食有規律,不可過饑或過飽.8.適當攝入纖維素食物(包括谷類淀粉類)以保持大便通暢.提醒二:適宜運動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個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患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運動對心臟有什么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體育鍛煉表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于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鐘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3.太極拳:對于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體育鍛煉注意事項: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鐘后,心跳次數每分鐘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此外,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癥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提醒三:心態平和情緒與健康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對什么年紀的人來說,不良的情緒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緒一旦緊張,激動,會使得交感神經興奮,兒茶酚胺增加,結果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顯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嚴重的是,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臟驟停.大喜大怒都是忌諱的.中醫學認為,暴喜傷心,心氣渙散,會出現一系列心氣不足的癥狀,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脈結代等癥狀.嚴重者則會出現冷汗不止,四肢不溫,脈微欲絕及心悸,胸悶,胸痛等心陽欲脫的癥狀.此種變化類似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則氣逆,氣的運行受阻.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滯血瘀的結局是不通,不通則痛.大怒導致的一系列反應,類似于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說是保養心臟的一個座右銘.要經常與人交往,通過交談,來往,了解社會,了解環境,體會到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老年朋友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種花,養魚,下棋,書畫,以此陶冶性情.提醒四:堅持服藥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臟有病不能等到發作時才去醫院,平時就要堅持服藥.只有常服藥,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許多冠心病人身邊都備有一盒麝香保心丸,但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吃,有的還舍不得吃,都要等到心絞痛發作了才吃,有的自認為自己還沒到需服藥的程度.這其實是一個用藥的誤區.麝香保心丸是一種常服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的藥物,只有常服才能改善心血管機能,逆轉心臟肥厚,保護心臟功能,降低心絞痛的發生率.
2015-12-14 10: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是不是先天性心臟病啊.根據您說的現在的這種情況,可以考慮用一些中藥調理治療,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2015-12-14 09: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最近建議不要喝酒了,而且要吃一些清淡點的食物,盡量多休息,每天早上出去散散步,多喝水.1)精神上給予安慰,鼓勵和支持,避免激動和緊張,消除憂郁心情.(2)要保持足夠的休息和睡眠時間,根據病情和醫師意見安排適當的活動.(3)飲食護理:①少食多餐,嚴禁吃的過飽,每日食物可分4—5次食用;②選用低熱量,低鹽,富含維生素,易于消化,不易產氣的食物;③輕度心衰病人每日食鹽控制在5克左右,嚴重者還要減少,不吃腌制食品,最好不吃用堿或小蘇打制作的食品:④適當控制總熱量,蛋白質也要適當控制,可向醫師請教;⑤心衰病人因嘔吐,適于不振,胃腸淤血以及食用利尿劑而常常缺鉀,可食用含鉀高的海帶,紫菜,瘦肉,桔子等;⑥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有利于保護心肌.(4)家中有條件時可間斷給氧,每天數次,每次15-20分鐘,有利于改善心肌缺氧.(5)堅持按醫囑服藥.(6)注意預防感冒,流感等傳染病,必要時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建議以后不要再喝酒,要時刻注意照顧好,不可以掉以輕心的.
2015-12-14 09: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