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飲食宜忌有哪些
我患了心臟病好多年,一直吃一些藥在維持,有時就是看到那些辣的東西都想吃,也沒有戒口,最近很不舒服了。去醫院看了,后面醫生說讓我注意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我也不知道我那些東西是可以吃的,那些是不可以吃的,所以上來問一下,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心臟病患者的飲食至關重要,需注意食物的選擇。包括控制鹽的攝入、避免高脂高糖、限制酒精、增加蔬果攝入、少吃辛辣食物等。 1.控制鹽攝入:鹽會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擔。每日鹽攝入量應控制在 5 克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鹽食物。 2.避免高脂高糖: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易導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3.限制酒精:酒精會損害心肌,影響心臟功能,應盡量戒酒。 4.增加蔬果攝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如菠菜、蘋果等,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5.少吃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腸道和血管,引起不適。 6.控制飲水量:避免短時間大量飲水,以防增加心臟負擔。 總之,心臟病患者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應定期復查,遵醫囑治療。
2025-01-14 02: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一餐之進食量宜少,一天之總熱量應限制。每餐求七分飽即可,一天之三餐飲食量,應求平均為宜。或少量多餐亦可。或少量多餐亦可。熱量之攝取量,應以維持標準體重為準,不宜過量。
2015-12-14 15: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諸小弟 主治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心臟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對人體的危害非常的大,嚴重的危及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的患者由于沒有及時的接受治療,而導致失去生命,很多心臟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沒有明顯的不舒服的癥狀,而沒有引起重視,心臟病的患病征兆有哪些呢?知道了心臟病的患病征兆,對朋友們及時發現心臟病有很大的幫助,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心臟病的患病征兆有哪些吧。1.呼吸做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于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2.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征。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征象。3.鼻子如果鼻子硬邦邦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4.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皮膚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5.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6.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7.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8.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9.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腫,往往是心臟功能不全導致靜脈血回流受阻的表現。如果常心悸、氣喘,只有蹲位才能緩解,這是紫紺性心臟病的特有表現。上述內容就是小編為朋友們介紹的心臟病的患病征兆的內容了,相信朋友們通過上文的介紹對心臟病有了更多的認識,心臟病患者一定要及時的接受治療,避免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間,使身體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2015-12-14 14: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老年心臟病患者飲食要注意的三少三多少食。就是限制進食的數量和種類。少脂。盡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如油類、肥肉類食品,動物內臟等。少鹽。吃鹽過多,會導致鈉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臟負擔,對預防心臟病不利,因此每日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多補充膳食纖維素。多補充維生素。多補充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數量不多,但作用很大,心臟病人同樣離不開。
2015-12-14 08: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食鹽的限制:含鹽份高的食物應盡量避免如:1.調味品—食鹽、醬油、味精、烏醋、蕃茄醬等。2.腌制品—泡菜、醬菜、豆腐乳、鹵味等。3.臘味—香腸、火腿、臘肉等。4.罐頭—蔬菜罐、肉罐等。5.其他—速食面、咸面包、多量之芹菜汁、胡蘿卜汁等。二、一餐之進食量宜少,一天之總熱量應限制。每餐求七分飽即可,一天之三餐飲食量,應求平均為宜。或少量多餐亦可。或少量多餐亦可。熱量之攝取量,應以維持標準體重為準,不宜過量。三、油脂〔尤其是動物性脂肪〕之限制。肉類盡量用瘦肉部份,勿食肥肉、雞皮、鴨皮等。避免油炸、油煎或油酥之食物。避免油炸、油煎或油酥之食物。烹調宜采用植物油,勿用動物油。四、攝取均衡的飲食。如蔬菜、水果、油脂類〔植物油〕、五谷類、魚肉〔瘦〕、蛋、奶、豆類。五、避免攝取過多的糖類及淀粉預防肥胖。如砂糖、糖果、饅頭、面包、蕃薯、芋頭、玉米等。六、多攝取含高纖維的食物以防便秘。如新鮮水果、蔬菜、含乳酸菌的食物。七、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如內臟類〔腦、心、肝、腸〕、卵黃類〔蛋黃、魚卵〕、海產類〔牡蠣、龍蝦〕。
2015-12-13 18: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