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病毒性心肌炎治療中發燒怎么辦
歲目前一般情況:孩子為病毒性心肌炎,一療程還未治完,又發起燒來。我該怎么辦?懇請專家給以幫助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療期間發燒,可能是病情變化、合并感染、藥物反應、護理不當或其他原因所致。需要綜合判斷,采取相應措施。 1. 病情變化:病毒性心肌炎本身可能導致發熱反復。此時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癥狀,如心率、呼吸等。 2. 合并感染:可能并發呼吸道感染等。需進行血常規等檢查明確感染類型。 3. 藥物反應:某些治療藥物可能引起發熱。應及時告知醫生,調整用藥。 4. 護理不當:如保暖不足、環境不潔。要注意孩子的生活護理,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清潔的環境。 5. 其他原因:如孩子自身免疫功能異常。需進一步檢查評估。 孩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療中發燒,家長不必過于驚慌,但要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促進孩子早日康復。
2025-01-14 04: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毒性心肌炎“一療程還未治完,又發起燒來”應該繼續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臟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炎癥改變。臨床表現:患者多有輕重不等的前驅癥狀,主要為發熱、周身不適、咽痛、肌痛、腹瀉及皮疹等,某些病毒感染疾患,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則有其特異性征象。輕型患兒一般無明顯癥狀,心電圖可見過早搏動或T波降低等改變。心肌受累明顯時,患兒常訴心前區不適、胸悶、心悸、頭暈及乏力等。心臟有輕度擴大,伴心動過速、心音低鈍及奔馬律。重癥患者可突然發生心源性休克,表現為煩躁不安、面色灰白、皮膚發亮、四肢冷濕及末梢發紺等,可在數小時或數日內死亡。治療:本病目前尚無特殊治療(一)休息在急性期至少應休息到熱退后3~4周。(二)激素常用潑尼松,日服劑量為1~1.5mg/kg,共3~4周,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對急癥搶救病例可應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每日0.2~0.4mg/kg,或氫化可的松15~20mg/kg。(三)控制心力衰竭常用地高辛或毛花甙丙(西地蘭)等,一般用有效劑量的1/2~1/3即可。重癥加用利尿劑,但需警惕電解質紊亂而引起心律失常。煩躁不安者宜給予苯巴比妥、安定等鎮靜劑。(四)大劑量維生素C及能量合劑可用維生素C100~200mg/kg靜脈注射,5~10分鐘注射完畢,每日1次。伴有心源性休克者,可每2~12小時1次,連續應用數次。急性期每日1次,療程1個月。常用三磷酸腺苷20mg、輔酶A50單位、胰島素4~6單位及10%氯化鉀8ml溶于10%葡萄糖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五)搶救心源性休克近年來應用血管擴張劑硝普鈉取得良好療效。常用劑量為5~1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開始按每分鐘0.2μg/kg的速度滴注,以后每隔5分鐘增加0.1μg/kg,直到獲得療效或血壓降低。最大劑量不超過每分鐘4~5μg/kg。
2015-12-13 08: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病毒性心肌炎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黃芪注射液有何用途及能治哪些病? -
Q: 肌供血不足會是病毒性心肌炎嗎? -
Q: 黃芪注射液有何用途及能治哪些病? -
Q: 肌供血不足會是病毒性心肌炎導致的嗎? -
Q: 黃芪注射液主要有哪些用途? -
Q: 黃芪注射液有哪些具體的用途? -
Q: 病毒性心肌炎的嚴重性如何? -
Q: 杭州哪家醫院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效果佳? -
Q: 哪里能治好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