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兩邊臉不對稱,右眼抬不起來,遇冷右臉發麻、發木,右耳鳴,可能由面神經麻痹、耳部疾病、腦部病變、頸椎病、糖尿病并發癥等引起。 1. 面神經麻痹:多由病毒感染、冷風刺激等導致面神經受損。表現為單側面部表情肌癱瘓,如額紋消失、眼瞼閉合不全等。治療以藥物為主,如甲鈷胺、維生素 B1、潑尼松等,同時可配合針灸、按摩。 2. 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內耳炎等,炎癥可能影響耳部神經,導致耳鳴及面部癥狀。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治療。 3. 腦部病變:腦梗死、腦出血等可能壓迫神經,引發此類癥狀。治療包括改善腦循環、營養神經等,常用藥物有銀杏葉提取物、依達拉奉等。 4. 頸椎病:頸椎病變可能壓迫神經血管,影響面部和耳部供血及神經傳導。可通過牽引、理療緩解,嚴重時需手術。 5. 糖尿病并發癥:長期糖尿病可能導致神經病變,引起感覺異常。控制血糖是關鍵,同時使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硫辛酸。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勞累和不良刺激。
2025-01-14 01: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您的情況需要上醫院長期堅持按摩治療的,同時注意休息,飲食增加營養,繼續針灸按摩治療再觀察吧.
2015-12-13 15: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面癱的治療原則—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面N水腫,促進機能恢復.1,盡早使用強地松,初劑量為1㎎∕kg∕d,bid,連續5天,以后10日內逐漸減至5mg∕d.2,抗病毒藥物3,大劑量神經營養藥及適當用血管擴張藥,如B族維生素,ATP等.4,理療:莖乳孔附近紅外線照射或超短波透熱療法.5,中藥:牽正散加減.具體用法和注意事項謹遵醫囑.
2015-12-13 07: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神經麻痹又稱“面癱”,“口眼歪斜”,是神經內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這情況是可考慮吃些中藥牽正散配合針灸來治療的,一般預后不錯啊.
2015-12-13 07: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西醫口服以及注射用藥: 臨床常采用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潑尼松等等),維生素B族(維生素B1,B12之類的藥物)及活血化瘀藥共奏抗炎,減輕水腫,改善微循環之功效.顯而易見,激素類藥物副作用較強烈,加之其本身就是對癥支持治療,療效并不確切.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而維生素B1,B12之類的藥物是營養神經的藥物,但是見效緩慢,作用比較弱,使用周期比較長. 所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患病15天之內是面部神經缺血水腫期,這個時間也是面癱疾病的急性發病期,最好不要做針灸,因為這個時間做針灸容易導致面部神經受損加重,臨床上有許多之所以留下后遺癥的患者,多數都是由于過早的使用針灸,而且針灸醫師的手法,熟練程度以及對穴位針刺深淺和穴位準確度等情況的把握,要是早期過早,過強,針刺不恰當損傷神經,就極易出現面癱后遺癥的癥狀.希望患者使用治療方法一定要慎重,更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和選擇有效的治療藥物才是最重要的,對后續的恢復是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2015-12-13 03: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