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多處瘊子反復生長影響美觀如何處理
上初中時手上關節處占了一個白色的瘊子,后來高中有了小的,在手腕上,上大學后,胸前有了些小的褐色的瘊子,分布在乳房中間部分,和乳房下部,脖子上也有,后來發現臉上也有很小的幾個積在一起,真是急死了,又一直沒辦法,在醫院打麻藥用鑷子夾掉過兩個大的,第一個“老大”好像好了些,“老二”不依不撓又長了出來,脖子下用同樣方法做掉的黑色突起的痦子,連毛發也重又長了出來,哪個好心人給我指點一下,急死啦!!!!!這樣多影響美觀,主要是胸上的小瘊子,我都不敢碰,怕又傳染!快“救命”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瘊子也稱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疾病。常見的有尋常疣、扁平疣等。其反復生長可能與病毒未清除、自身免疫力低、局部刺激、治療不徹底、生活習慣不佳等有關。 1. 病毒未清除:人乳頭瘤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即使表面疣體去除,仍可能有殘留病毒,導致瘊子復發。 2. 自身免疫力低:免疫力較弱時,身體難以抵抗病毒侵襲,容易使瘊子反復出現。 3. 局部刺激:經常摩擦、搔抓瘊子生長部位,可能刺激其生長和擴散。 4. 治療不徹底:部分治療方法可能無法完全去除疣體和周圍感染組織。 5. 生活習慣不佳:如長期熬夜、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等,影響身體機能,不利于病情恢復。 總之,瘊子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在治療后注意觀察和護理,以減少復發。
2025-01-14 00: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發生于乳房部的各種疾病的總稱。男女均可發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見于女性,是中醫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多發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的經絡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記載。漢《中藏經》即載有乳癖病名。此后,歷代文獻均有所記載,如晉《肘后備急方》、《劉涓子鬼遺方》載有“乳癰”、“乳發”,隋《諸病源候論》載有“乳石癰”、“乳疽”、“乳漏”,宋《婦人大全良方》載有“乳巖”,明《外科理例》載有“乳衄”等,且對各種乳房疾病的病因、證候、治法多有論述。《婦科玉尺》說:“婦人之疾,關系最鉅者,則莫如乳。”可見前人對乳房疾病十分重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