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孩子患有抽動癥,日常需注意環境、心理、飲食、睡眠和運動等方面,以幫助緩解癥狀,促進康復。 1. 環境:避免孩子處于嘈雜、緊張的環境中,減少不良刺激,如電視、電腦游戲時間不宜過長。 2. 心理: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給予理解和支持,避免批評指責,幫助孩子減輕心理壓力。 3. 飲食:少吃辛辣、油膩、含咖啡因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4. 睡眠: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5. 運動:鼓勵孩子適量參加體育活動,如慢跑、游泳等,但避免劇烈運動。 6. 避免感染: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以免加重抽動癥狀。 7. 監督行為:提醒孩子自我控制抽動行為,但不過分關注,以免增加孩子的緊張情緒。 總之,家長要對孩子的抽動癥有耐心和信心,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多方面注意,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康復條件。
2025-01-10 04: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孩子這種情況主要是注意孩子不要傷害到自己,一把應該是問題不大,不需要特別注意
2015-12-12 22: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抽動癥,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etes),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本癥通常在3至15歲間發病,男性較女性多,比例為(3-4):1.表現為短暫,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隨意運動,開始為頻繁的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癥狀更明顯,入睡后癥狀消失.發聲抽動常有多種,具有爆發性反復發聲,清噪子和呼嚕聲,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在慢性抽動障礙中,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應不同時出現。該病發病率約為1%~7%,有報告達4%~23%者,多見于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4:1。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
2015-12-12 11: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