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尾囊腺瘤增大伴癥狀,良惡難辨,如何應對?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去年初B超查出胰腺尾囊腺瘤2.5*1.8*1.9,核磁共振示:胰腺尾查見1.7*2.5查見一類圓形長T1長T2信號,未見強化。今年B超囊腺瘤3.2*2.4*2.5,表面不光滑,形態不規則,囊壁稍厚,內未見血流信號。核磁共振示:胰腺尾查見1.7*2.5查見一類圓形長T1長T2信號,未見強化。病史:乳腺癌術后8年復查無異常,膽囊結石。近感腰部疼痛,偶有腹痛并牽扯到背心痛、嘔吐和消瘦。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醫生說兩次核磁共振沒有明顯變化。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教專家:我這種情況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如果要手術有何風險?不做手術有哪些治療方法?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胰腺尾囊腺瘤是一種胰腺囊性腫瘤,其性質的判斷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包括腫瘤大小、形態、癥狀、既往病史以及檢查結果等。對于您的情況,目前難以直接確定其良惡性,手術風險和非手術治療方法也需謹慎評估。 1. 良惡性判斷:囊腺瘤的良惡性不能僅依據兩次核磁共振無明顯變化來確定。其形態不規則、囊壁稍厚等特征提示有惡性可能,但并非絕對。還需結合腫瘤標志物(如 CA19-9、CEA 等)以及更詳細的影像學檢查,甚至病理活檢。 2. 手術風險:手術可能帶來出血、感染、胰瘺、周圍臟器損傷等風險。同時,患者既往有乳腺癌病史和膽囊結石,增加了手術的復雜性和風險。 3. 非手術治療:目前對于胰腺尾囊腺瘤,非手術治療方法有限。可密切觀察,定期復查 B 超、核磁共振及腫瘤標志物。若有疼痛等癥狀,可先對癥治療,如使用止痛藥物(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 4. 癥狀關聯:腰部疼痛、腹痛牽扯到背心痛、嘔吐和消瘦等癥狀,可能與囊腺瘤有關,但也不能排除膽囊結石等其他疾病的影響。 5. 綜合考慮:醫生會綜合評估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腫瘤的發展趨勢以及手術風險等,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胰腺尾囊腺瘤,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綜合判斷,并與醫生充分溝通,權衡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的利弊,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2025-01-10 05: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別名:胰腺囊性腫瘤胰腺囊性腫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比較少見。胰腺囊性腫瘤可發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以胰腺體尾部多見胰腺囊性腫瘤因其囊壁覆蓋上皮細胞因此有人將其歸屬于胰腺囊腫之中認為是胰腺真性囊腫的一種即增生性或贅生性囊腫其良性者為囊腺瘤惡性者為囊腺癌囊腺瘤和囊腺癌大體外觀基本相似瘤體大小不一常呈不規則圓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與正常胰腺組織有較明確的分界與毗鄰臟器和周圍組織無明顯粘連腫瘤的囊壁厚薄不均囊腺癌一般也不呈浸潤性生長晚期癌腫表現可出現浸潤性變化有粗大的血管所圍繞并累及周圍組織和器官可出現局部淋巴結或肝臟轉移基本上手術效果也不是太好。
2015-12-12 04: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別名:胰腺囊性腫瘤。胰腺囊性腫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比較少見。胰腺囊性腫瘤可發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以胰腺體尾部多見。胰腺囊性腫瘤因其囊壁覆蓋上皮細胞,因此有人將其歸屬于胰腺囊腫之中,認為是胰腺真性囊腫的一種,即增生性或贅生性囊腫,其良性者為囊腺瘤,惡性者為囊腺癌。囊腺瘤和囊腺癌大體外觀基本相似,瘤體大小不一,常呈不規則圓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與正常胰腺組織有較明確的分界,與毗鄰臟器和周圍組織無明顯粘連,腫瘤的囊壁厚薄不均。囊腺癌一般也不呈浸潤性生長,晚期癌腫表現可出現浸潤性變化,有粗大的血管所圍繞,并累及周圍組織和器官,可出現局部淋巴結或肝臟轉移。基本上手術效果也不是太好,
2015-12-12 00: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