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歲男性疑似肺癌或肺結核,相關癥狀及預防傳染事宜
患者信息:男42歲四川成都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等):因為我不在家里。所以我也只是聽說的。剛開始,是流鼻血。在我們縣城查完了。說是肺癌。但是這次上成都川醫去查。剛開始也說是肺癌晚期。最多活半年。但這后面。好象到內障科檢查。才說他是肺結核。都不知道具體到底是什么樣的毛病。也不好對癥下藥。我也離了那么遠。幫不上什么忙。所以想在百度上面請求一些專家。謝謝。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知道他這種病。如果是早期是些什么癥狀。從早期到晚期要多長時間。他這種病如果有傳染的話。家人該如何去注意?沾到他的什么東西會被傳染?曾經治療情況及是否有過敏、遺傳病史:沒有。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肺結核和肺癌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肺癌則主要與吸煙、環境等因素有關。肺結核早期癥狀包括咳嗽、咳痰、低熱、盜汗、乏力等,肺癌早期癥狀可能有咳嗽、咯血、胸痛、消瘦、氣短等。從早期發展到晚期的時間因人而異。肺結核具有傳染性,家人需注意預防。 1. 肺結核早期癥狀:咳嗽,多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咳痰,痰量增多或出現膿性痰;低熱,體溫一般不超過 38℃;盜汗,夜間出汗增多;乏力,感覺全身無力,易疲勞。 2. 肺癌早期癥狀:咳嗽,可為刺激性干咳;咯血,痰中帶血或少量咯血;胸痛,胸部隱痛或鈍痛;消瘦,體重不明原因下降;氣短,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3. 肺結核發展時間:受患者個體差異、治療情況等影響,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4. 肺癌發展時間:與腫瘤類型、患者身體狀況等有關,可能數月到數年不等。 5. 肺結核預防傳染:患者應佩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掩住口鼻;單獨居住,房間保持通風;餐具、衣物等單獨清洗消毒;家人接種卡介苗。 總之,對于疑似肺結核或肺癌的情況,應盡快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家人也要做好防護,同時給予患者關心和支持。
2025-01-10 03: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疲勞乏力,以清晨及下午為明顯,但晚上反而興奮,有時煩躁失眠。2、體重逐漸減輕,又找不出別的原因。3、胃納減退,食而無味。4、慢性咳嗽或咳痰,清晨干咳。5、痰里帶血絲或清晨咯血數口后咳血痰,連續數天。
2015-12-12 08: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午后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
2015-12-12 0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肺結核患者一般經??妊獙е律眢w消瘦很快,所以患者飲食上要注意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像瘦肉,蛋類,魚類等?;颊呱钪幸⒁庾约旱膫€人衛生,室內經常通風換氣,牙刷,毛巾,盆等用品自己分開來用,防止傳染他人。每天要適量的做些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身體免疫力,另外平時要注意防止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2015-12-11 22: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癥狀就像感冒一樣,而且吃藥就會消退,但是到了傍晚就又會復發低燒,所以大家如果發現自己每到晚上就低燒,白天就好轉,吃藥能夠暫時緩解,這樣持續下去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患上肺結核了。咳嗽得厲害,吃什么藥物都沒有用,伴隨著低燒也是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胸口很悶,呼吸的氣息都很短,急促,很難受,因為這是肺熱引起的。也是肺結核的癥狀之一。
2015-12-11 10: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論何因,凡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均稱為鼻出血,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鼻出血多為單側,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用手指壓迫鼻翼5~10分鐘,通??煽刂瞥鲅?。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