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直腸前突如何有效治療?
誰能告訴我女性直腸前突怎么治療啊,總感覺肛門有東西,做肛鏡檢查說是得了肛乳頭瘤和直腸前突。做CI又說是直腸前突,因此我很困惑。用中藥熏洗過,沒有效果,想知道能徹底根治嗎,針劑能根治嗎?會留有后遺癥嗎?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久健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女性直腸前突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如飲食調整、排便訓練等;手術治療則適用于病情較重的情況。此外,還需明確病因、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等。 1. 保守治療: 飲食調整: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 排便訓練: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避免久蹲。 中藥坐浴:可緩解局部不適。 生物反饋治療:幫助改善肛門直腸功能。 盆底肌鍛煉:增強盆底肌肉力量。 2. 手術治療: 經肛門吻合器直腸切除術:適用于中度直腸前突。 經陰道修補術:對于重度直腸前突效果較好。 其他手術方式: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 直腸前突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并注意術后護理和生活方式調整,以促進康復。
2025-01-09 2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女性直腸前突的前突發生后,其頂部便突破盆膈而成為排便時的最低點,且其縱軸與糞便下行方向一致,沿骶曲下行的糞塊首先進入前突,如此時大便干硬不易變形或盆底不能同步松弛,則排便壓力將主要作用于前突頂部,患者雖感會陰部脹滿,但糞便卻難以排出。由于排便壓力作用方向改變且被部分耗散,直腸后壁受壓減少,主要位于此區的排便感受器得不到充分刺激,以致盆底肌不能充分松弛而開通肛管上口,糞便難以導入肛管。
2015-12-12 08: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女性直腸前突的前突發生后,其頂部便突破盆膈而成為排便時的最低點,且其縱軸與糞便下行方向一致,沿骶曲下行的糞塊首先進入前突,如此時大便干硬不易變形或盆底不能同步松弛,則排便壓力將主要作用于前突頂部,患者雖感會陰部脹滿,但糞便卻難以排出。由于排便壓力作用方向改變且被部分耗散,直腸后壁受壓減少,主要位于此區的排便感受器得不到充分刺激,以致盆底肌不能充分松弛而開通肛管上口,糞便難以導入肛管。會陰脹滿迫使患者更加用力,形成惡性循環,使前突不斷加深,盆底不斷下降。盆底痙攣綜合征患者困難排便時盆底肌反常收縮,對直腸前壁和盆底提供了主動保護,因此該組患者盆底下降較少,直腸前突也較淺。由此提示,直腸前突與盆底松弛有十分密切關系,盆底受損很可能是始發因素,其導致的直腸前突又反過來加重分底下降,二者可互為因果。盆底下降時,支配盆底肌的陰部神經必然受到牽拉。該神經末端長約90mm,受拉伸展不超過12%。本組患者安靜時神經受牽拉為19.4%,而排便時受牽拉則為31.3%。如此反復過度牽拉將導致神經功能或器質性損害,使受其支配的肛提肌、外括約肌逐漸變弱,表現為收縮壓下降。Read認為,陰部神經損傷可使直腸感覺功能下降,直腸壁張力降低,直腸收縮反射遲鈍。文獻證實,肛提肌的直腸附著部及恥骨直腸肌均有大量內臟神經纖維分布,因此,便意產生及直腸的反射性收縮可能也與此有關。盆底異常下降對上述內臟神經也難免造成損傷。54例患者中肛管收縮壓、便意感覺容量、直腸收縮波及收縮率均下降,提示有盆底神經損傷。神經損害可加重盆底功能失調,進一步損害非排便功能,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盆底神經肌肉受損傷位置異常下降,其所支托的組織器官亦隨之松弛下降而造成多種病變。檢查結果表明女性直腸前突幾乎均合并其他類型的松弛性病變,這提示直腸前突是某種復雜的病理過程中的一環。
2015-12-11 19: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肛乳頭瘤? 肛乳頭瘤為肛乳頭因糞便和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逐漸增大、變長、纖維硬化而成,又稱肛乳頭纖維瘤。常單發,偶多發,形似菜花,上皮角化,生長緩慢易發炎而水腫、肥厚、疼痛,一般認為不脫出肛外者為肛乳頭肥大,脫出肛外者稱肛乳頭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