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洪昌 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精神心理
-
你好,面肌痙攣在中醫上面講一般是由于過度的疲勞、緊張、干火旺盛、有內熱、外感風寒引起的,針對原發性和繼發性,中醫治療,中草藥治療能全面改善病灶部位毛細血管的微循環,從根本上修復損傷的面神經元,生活中再注意配合面部的保暖,保持心情愉悅放松,忌辛辣激發生冷類食物,效果較好。
2016-10-19 11: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安曉光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精神心理
-
面肌痙攣是由于顱內段面神經受到異常走形血管的壓迫,從而產生病理性激發,導致異常神經放電,引起面部肌肉的異常抽搐。針灸等中醫療法,由于無法解決根源問題,所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治療面肌痙攣的理想方法為“顯微血管減壓術”,該療法通過解除面神經和血管的壓迫關系,從而在根源上解決面部肌肉的異常抽搐,能夠從根本上治愈面肌痙攣。建議患者應當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及時到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2016-06-28 13: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安曉光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精神心理
-
面肌痙攣的根本病因在于患者顱內面神經段受到異常走形血管的壓迫,產生病理性激發,導致異常神經放電,從而引起的面肌異常抽搐。只要解除血管對面神經的壓迫,面肌痙攣就能治好。中醫中藥或針灸之所以無法治好面肌痙攣,是因為這種治療方法無法解除血管對面神經的壓迫,因此也就無法治好面肌痙攣。目前國內公立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常采用的治療方法為顯微血管減壓術。該手術方法具有風險小,且幾乎無后遺癥的優勢。
2016-06-28 13:1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面肌痙攣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中醫治療面肌痙攣具有一定的效果,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推拿、艾灸、中藥外敷等。 1. 中藥調理: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選用天麻鉤藤飲、羚角鉤藤湯等方劑,以平肝息風、舒筋活絡。 2. 針灸:通過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常用穴位有風池、翳風、陽白、四白等。 3. 推拿:手法輕柔,放松面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4. 艾灸: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可選擇面部穴位及相關經絡穴位。 5. 中藥外敷:將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作用的中藥敷于患處。 中醫治療面肌痙攣的效果因人而異,通常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應在專業中醫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10 02: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面肌痙攣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可選用苯妥英鈉,利眠寧,安定,魯米那等.并配合理療.輕癥患者經治療后癥狀可略有減輕.重癥者,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采用面神經封閉式手術治療面肌痙攣(HFS)如何治療?(1)藥物治療傳統的藥物治療多采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安定等,其他藥物,如卡巴酚酊,非氨酯等,據報道對某些HFS有特效,但尚不足以推廣應用.(2)封閉治療以往藥物治療HFS效果不佳時,臨床可采用酒精進行局部封閉,但往往導致面癱,且易復發.近幾年,肉毒桿菌毒素A(BotulineToxinA,BTA)被廣泛應用于HFS的封閉治療.與酒精封閉相比,完全性面癱發生的比例小,作用持久.90%以上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藥效可維持3~4個月.其副作用為眼球發干,上瞼下垂及輕度面癱等.其毒性具有劑量依賴性,可產生稱為“燃點現象”的精神過敏.另外,對于植物神經系統也有影響.可導致心慌,心悸和血壓升高等.當與其他損害神經肌肉接頭的藥物合用時,毒性作用增大,治療HFS時推薦使用小劑量(12.5u),多次(3~4次/年),間歇性應用BTA.(3)手術治療自1944年Campbell和Kendy開始利用手術治療基底動脈瘤壓迫導致的HFS以來,經Carden(1958),Maroon(1960)等對手術的進一步完善,Jannetta于1976年正式提出了微血管減壓(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的概念.MVD已成為治療HFS的首選方法.其術式為:枕下開顱,暴露面神經,于面神經出腦干區找到壓迫血管,在其間隔以明膠海綿,肌片或Teflon片,達到減壓的目的.這一術式曾被認為是能夠治愈HFS的唯一不留后遺癥的方法.很多學者在長期隨訪中發現,MVD治療HFS其遠期有效率可達60%~70%,且部分病人在隨訪期間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乃至痊愈,少數病人癥狀于術后5月方完全消失.Barker等在對其影響因素的分析中表明,病人的年齡,痙攣部位,病程及術前有無面癱與遠期療效無關.而檢測到性別及疾病的典型程度是預后評估的主要指標.隨訪表明:MDV治療HFS仍存在4%~12%的復發率,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置入的材料:明膠海綿及肌片置入后有可能被吸收導致復發,而Teflon片用于減壓后有報道可形成膽脂瘤重新又對面神經形成壓迫;(2)置入物脫落:如墊片放置欠妥貼,術者關顱前的不精細操作都可造成墊片漂移;(3)術后蛛網膜粘連包裹面神經產生壓迫;(4)減壓不充分:因各種原因,如術者的技術,術中的意外情況及壓迫血管較隱匿使減壓不充分;另外,血管聯合壓迫僅行單一血管減壓術均可導致術后復發.Jannetta認為:大多數復發病例是由于減壓不充分引起的.有學者提出,對于這些病人的再次手術仍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而對由于粘連引起的復發再次手術的意義不大.HFS復發大都在術后2年內(1月~5年),2年以后的復發率可低于1%.MDV手術死亡率極低,但術后大多數病人會出現短暫的惡心,嘔吐,聽力下降,面部感覺障礙及眩暈等癥狀,絕大多數病人可在術后兩周內消失;僅少數病人可遺有永久性的后遺癥如聽力下降乃至耳聾(2.6%),面癱(0.9%),面部感覺障礙(0.4%)和腦干梗塞(0.3%),且這些后遺癥隨再次手術而相對升高.
2015-12-11 15: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半面痙攣,是指一側面部陣發性,不自主,不規則的肌肉抽搐,無神經系統損害的其他陽性體征.病因不清楚.根據你的描述符合梅戈氏綜合癥的表現.建議采用肉毒素封閉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法有的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有的則有復發的可能性,個人體質不同,預后也不一樣,但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找神經內科的大夫進行封閉治療,此種操作方法有一定的危險性以免發生意外.
2015-12-11 08: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