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服用免費抗結核藥后出現藥物中毒肝損害及白血球降低,可能與藥物副作用、個體差異、合并疾病、用藥不規范、基礎身體狀況不佳等有關。 1. 藥物副作用:部分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可能對肝臟和造血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2.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人的肝臟代謝能力較弱或造血系統較敏感。 3. 合并疾病:如果本身患有慢性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等,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4. 用藥不規范:未按時按量服藥,或同時使用其他可能影響抗結核藥代謝的藥物。 5. 基礎身體狀況不佳:營養狀況差、免疫力低下等,也容易在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 總之,出現藥物中毒肝損害和白血球降低后,應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以促進身體恢復。
2025-01-10 08: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肺結核患者常有一些結核中毒癥狀,其中發熱最常見,一般為午后37.4℃~38℃的低熱,可持續數周,熱型不規則,部分患者伴有臉頰、手心、腳心潮熱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干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時等可表現為高熱。夜間盜汗亦是結核患者常見的中毒癥狀,表現為熟睡時出汗,幾乎濕透衣服,覺醒后汗止,常發生于體虛病人。其他全身癥狀還有疲乏無力、胃納減退、消瘦、失眠、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肺結核的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其原則為: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一)早期:肺結核病早期,肺內病灶血液供應好,有利于藥物的滲透和分布,同時巨噬細胞活躍,可吞噬大量結核菌,有利于促進組織的修復和有效地殺滅結核菌,所以應盡可能早地發現和治療肺結核。(二)規律:按照化療方案,規律投藥可保持相對穩定的血藥濃度,以達到持續的殺菌作用。反之,血藥濃度不穩定,在低濃度時達不到最低抑菌濃度,反而會誘導細菌的耐藥性。(三)全程:肺結核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后,短期內癥狀會顯著改善,2個月左右大部分敏感菌被消滅,但部分非敏感菌和細胞內的結核菌仍然存活,只有堅持用藥才能最終殺滅這部分細菌,達到減少復發的目的。(四)適量:過量使用抗結核藥物,會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用量不足則可誘導耐藥產生,因此在化療過程中必須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給予適當的藥物劑量。(五)聯合:聯合不同機制的抗結核藥物,可以利用多種藥物的交叉殺菌作用,不僅能提高殺菌滅菌效果,還能防止產生耐藥性。
2015-12-11 13: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結核的治療措施主要是化學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氨硫脲.療程一般在6-8個月.
2015-12-11 02: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