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右腳走路腳跟不挨地、右手不太好使但智力正常,可能是神經系統疾病、骨骼肌肉問題、腦部損傷、外周神經病變、先天性發育異常等原因所致。 1.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影響神經傳導和肌肉控制。 2.骨骼肌肉問題:例如跟腱短縮、肌肉拉傷或勞損,導致腳部和手部動作異常。 3.腦部損傷:外傷、腦腫瘤等造成腦部特定區域受損,影響肢體功能。 4.外周神經病變:像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感覺與運動。 5.先天性發育異常:出生時就存在的骨骼、肌肉或神經發育不良。 出現這種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骨科就診,進行詳細檢查,如頭顱 CT、磁共振成像、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同時,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促進功能恢復。
2025-01-10 04: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康復訓練對腦癱是不能治愈的,因為腦癱的病根在于腦神經的損傷,康復訓練確實可以改善孩子肢體運動的障礙,但是并不能使損傷的腦神經恢復,治標不治本.針對于孩子的情況,治療的方法有多種,就目前臨床效果來看,最根本的治療方法就是神經組織修復療法,補充孩子腦內神經元受損壞死的細胞,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2015-12-10 17: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