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檢查正常,產后孩子缺氧顱內出血原因及預防
我產前檢查胎心胎動都正常的,但生后小孩不哭確癥為缺氧顱內出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患有過敏性鼻炎,孕期吃過藥,是否會有影響,今后該怎樣預防?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產后孩子出現缺氧顱內出血,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產程異常、胎兒自身因素、孕婦疾病、孕期用藥、環境因素等。 1.產程異常:產程過長、急產等情況,可能導致胎兒缺氧,引起顱內出血。比如產程中子宮收縮乏力,胎兒長時間受到擠壓。 2.胎兒自身因素:胎兒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凝血功能障礙,也容易引發顱內出血。 3.孕婦疾病:孕婦患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胎盤供血,增加胎兒缺氧風險。 4.孕期用藥:部分藥物可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如某些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四環素)、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但具體影響需綜合多種因素判斷。 5.環境因素:孕婦長期處于高海拔低氧環境,或接觸有害物質,也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總之,孩子出生后出現缺氧顱內出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孕婦在孕期應按時產檢,注意自身健康,避免接觸有害環境和不合理用藥。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處理。
2025-01-09 22: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的情況不排除缺氧等現象的目前要觀察的如果少量的話,慢慢會吸收的。
2015-12-10 01: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常見的一種腦損傷,系由產傷和缺氧引起,預后較差?! ∫磺性诋a前、產程中和產后可以引起胎兒或新生兒缺氧、缺血的因素都可導致顱內出血,早產兒多見。因胎兒頭過大、頭盆不稱、急產、臀位產、高位產鉗和多次吸引器助產使胎兒頭部受擠壓,亦可造成產傷性顱內出血,足月兒多見。此外,快速輸注高滲液體,機械通氣不當等可致醫源性顱內出血;早產兒因顱骨較軟,在使用面罩加壓給氧、頭皮靜脈穿刺或氣管插管時常將頭部固定于仰臥位,可因此壓迫枕骨而造小腦出血;母有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史,或孕期使用抗驚厥藥(苯妥因鈉,苯巴比妥)、抗結核藥(利福平)者,亦可引起胎兒或新生兒顱內出血。新生兒肝功能不成熟、凝血因子不足,也是引起出血的一個原因?! 。ㄒ唬┊a傷性顱內出血 分娩過程中胎頭所受壓力過大,局部壓力不均或頭顱在短時間內變形過速者均可導致大腦鐮、小腦天幕撕裂而致硬腦膜下出血;腦表面靜脈撕裂常伴蛛網膜下腔出血?!。ǘ┤毖跞毖燥B內出血 ?、偃毖鹾退嶂卸局苯訐p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使其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②缺氧和酸中毒損傷腦血管自主調節功能,形成壓力被動性腦電流,當體循環壓力升高時,腦血流量增加,導致毛細血管破裂,相反在血壓下降時,腦血流量減少而致缺血性改變,缺血壞死區內可有出血灶。③≤32周早產兒在大腦側腦室和第四腦室周圍的的室管膜下以及小腦軟腦膜下的外顆粒層均留存有胚胎生發層基質,該組織是一個未成熟的毛細血管網,其血管壁僅有一層內皮細胞,缺乏膠原組織支撐,小毛細管脆弱,當動脈壓突然升高時即可導致毛細管破裂出血,室管膜下血液向內可穿破室管膜引起腦室內出血,腦室周圍纖溶系統活躍,故向外可擴做散到白質致腦實質出血,腦室周圍靜脈系統呈U形,當缺氧或血壓下降,血流改變方向時即易引起血液淤滯,毛細血管床歷力增加而破裂;部分足月兒在室管膜下亦仍殘留生發層基質,故也可能發生出血,而其腦室內出血則大多來自脈絡叢?!。ㄈ┽t源性顱內出血 過多搬動嬰兒、輸注高滲液體或輸液過快、頻繁吸引和氣胸等均可使血壓急劇上升引致腦血流變化而造成顱內出血。
2015-12-09 19: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顱內出血如果是輕微的面積不大,屬于正常范圍,不會影響將來。如果分娩的時候有窒息,顱內出血比較嚴重的話,就有可能是缺血缺氧性腦病,那就需要積極的治療。對以后小兒的影響不好說。
2015-12-09 11: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