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退行性病變是指人體器官和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功能衰退和結構改變,常見于關節、脊柱、心血管等部位。是否需要治療取決于病變的嚴重程度、癥狀以及對生活的影響。 1. 關節退行性病變:如骨關節炎,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治療包括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塞來昔布、氨基葡萄糖、雙氯芬酸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2. 脊柱退行性病變: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可引起頸部或腰部疼痛、肢體麻木。治療有牽引、按摩、藥物(如甲鈷胺、布洛芬、腰痛寧膠囊),必要時手術。 3. 心血管退行性病變:像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如降壓藥、降脂藥),必要時介入治療。 4. 眼部退行性病變:例如老花眼、白內障,影響視力。治療方法有配鏡、手術等。 5. 肺部退行性病變: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治療包括戒煙、氧療、藥物(如沙丁胺醇、茶堿、氨溴索)。 總之,退行性病變是人體老化的自然過程,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減輕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09 02: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