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患腸病,飲食不當腹痛便血怎辦?
一直患有輕微糖尿病及高血壓(血壓現在恢復正常),直腸、結腸多發性息肉(息肉大小約為0.3厘米)、乙狀結腸炎。因吃重慶火鍋、海鮮、飲酒后1天腹痛,便血。怎么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患有輕微糖尿病及高血壓,還有直腸、結腸多發性息肉、乙狀結腸炎,因飲食不當出現腹痛便血,應考慮炎癥加重、息肉出血、腸道感染、血管破裂、血糖血壓波動等。 1.炎癥加重:乙狀結腸炎在不當飲食刺激下,炎癥可能加重,導致腹痛便血。此時需使用抗炎藥物,如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 2.息肉出血:多發性息肉可能因食物摩擦等因素破裂出血。較小的息肉可先觀察,較大或持續出血的息肉可能需要內鏡下切除。 3.腸道感染:不潔飲食可能引發腸道感染,出現腹痛便血。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如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4.血管破裂:劇烈腹痛可能導致腸道血管破裂。若出血量大,可能需要輸血治療。 5.血糖血壓波動:飲食不當可能引起血糖血壓不穩定,影響腸道血液循環。要密切監測血糖血壓,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應盡快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腸鏡等,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患者日后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2025-01-08 21: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直腸息肉是指發生在直腸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糞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單發性居多,多發性的占少數。息肉是人體組織上多余的腫塊。直腸息肉多數是帶蒂的圓形或橢圓的腫物。治療方法。切除。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激素保留灌腸治療。重視直腸息肉治療,有助于防止該病的惡變。
2015-12-09 07: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還是屬于腸道息肉的癥狀的,一般的情況下還是要注意合理的外科手術,還是很必要的,一般的還是問題不大的,合理的飲食清淡還是很不錯的,,一般癥狀不嚴重,也可以緩緩,但會加重的
2015-12-09 03: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凡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按病理可分為: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粘膜受長期炎癥刺激增生的結果,錯構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患。癥狀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癥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 ?.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 ?.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 ?.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2015-12-09 02: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