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在癥狀、病因、受損部位、伴隨癥狀和恢復情況等方面存在差異。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9-03-02 10:48
1.癥狀:中樞性面癱主要表現為病變對側瞼裂以下的表情肌癱瘓;周圍性面癱則是病變側全部表情肌癱瘓,如前額皺紋消失、不能蹙眉。
2.病因:中樞性面癱常因腦血管疾病、腦部腫瘤等引起;周圍性面癱多由面神經炎、耳部疾病等導致。
3.受損部位:中樞性面癱是皮質核束受損;周圍性面癱是面神經核或面神經受損。
4.伴隨癥狀:中樞性面癱常伴有與面癱同側的肢體癱瘓;周圍性面癱可伴有聽覺改變、舌前 2/3 味覺減退及唾液分泌障礙。
5.恢復情況:中樞性面癱恢復相對較慢;周圍性面癱恢復相對較快,但也取決于病因和治療時機。
總之,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在多個方面有明顯不同,準確診斷對于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評估預后至關重要。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面癱即面神經麻痹,又稱為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可分為周圍型和中樞型。中樞型面癱:是核上組織(包括皮質、皮質腦干纖維、內囊、腦橋等)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對側顏面下部肌肉麻痹。從上到下表現為鼻唇溝變淺,露齒時口角下垂,不能吹氣和鼓腮等。多見于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腦梗塞等)、腦部腫瘤等。周圍型面癱:為面神經核或面神經本身受損所引起,出現病灶同側全部面肌癱瘓,從上到下表現為不能皺額、皺眉、閉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溝變淺,不能露齒、鼓腮、吹氣,口角下垂。多見于受寒、耳部或腦膜感染、神經纖維瘤引起的周圍型面神經麻痹。此外還可出現舌前2/3味覺障礙,說話不清晰等。
2015-12-08 17:1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中樞性面癱:顏面上部肌肉并不癱瘓,閉眼揚眉皺眉均正常,面下部肌肉出現癱瘓,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示齒動作時口角歪向健側。周圍性面癱:病灶同側全部顏面肌肉癱瘓、眼瞼不能充分閉合、口角下垂、抬眉受限、額紋變淺或消失、眉毛較健側低、瞼裂變大、眼淚時有外溢、示齒或笑時口角向健側牽引、口呈斜卵圓形、說話發音不清楚,吃飯挾食。雙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時面部無表情,雙側額紋消失,雙眼不能閉嚴、雙側鼻唇溝變淺、口唇不能閉嚴、口角漏水、進食腮內存留食物、言語略含混不清。
2015-12-08 16: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為兩種不同疾病,應進行全面區別。 1.病變部位不同 中樞性面癱常為病變對側顏面下部肌肉出現麻痹;周圍性面癱表現為病灶同側全部面部肌肉癱瘓。 2.病因不同 中樞性面癱由核上組織(包括皮質、皮質腦干纖維、腦橋、內囊等)受損引起,多見于腦血管病變、腦部腫瘤、頸內動脈阻塞等病. 周圍性面癱由面神經核或面神經受損引起,多見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經纖維瘤、腦膜感染等病
2015-12-08 14: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周圍性與中樞性面癱的鑒別對于癱瘓明顯者通過上面對二者的界定很容易區別,但是早期的患者或極輕者鑒別有一定的困難。表情運動,周圍性者癱瘓更加明顯,而中樞性者哭笑時并不表現癱瘓。掌頦反射,周圍性面癱時無或減弱,中樞性面癱時有或亢進,但此法不太可靠。
2015-12-08 13: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樞性面癱:顏面上部肌肉并不癱瘓,閉眼揚眉皺眉均正常,面下部肌肉出現癱瘓,病側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示齒動作時口角歪向健側。周圍性面癱:病灶同側全部顏面肌肉癱瘓、眼瞼不能充分閉合、口角下垂、抬眉受限、額紋變淺或消失、眉毛較健側低、瞼裂變大、眼淚時有外溢、示齒或笑時口角向健側牽引、口呈斜卵圓形、說話發音不清楚,吃飯挾食。雙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時面部無表情,雙側額紋消失,雙眼不能閉嚴、雙側鼻唇溝變淺、口唇不能閉嚴、口角漏水、進食腮內存留食物、言語略含混不清。
2015-12-08 12: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