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子宮腺肌病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由多種因素引起,主要癥狀包括月經異常、痛經等。治療方法多樣,需根據病情選擇。 1.成因: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可能與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有關。 2.癥狀: 月經失調: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進行性加重的痛經: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 子宮增大:可在腹部觸及增大的子宮。 不孕:影響受精卵著床。 性交疼痛:盆腔內異位的子宮內膜結節使性交時深部觸痛。 3.治療: 藥物治療:如達那唑、孕三烯酮、GnRH-a 類藥物(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可緩解癥狀,但需遵醫囑使用。 手術治療:包括子宮切除術和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 介入治療:通過栓塞子宮動脈,減少子宮血供,使病灶萎縮。 中醫治療:中藥調理、針灸等,輔助改善癥狀。 子宮腺肌病對女性健康有一定影響,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1-08 23: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您好,子宮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清楚。l908年Cullen提出基底層內膜侵襲是大多數子宮腺肌病的病因。研究發現,人體所有空腔器官都有粘膜下層,而只有子宮例外。粘膜下層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腺體向肌層內生長,而保持向空腔方向生長。因此,目前多數研究者認為子宮腺肌病是基底層內膜細胞增生、侵入到肌層問質的結果。而關于引起內膜基底層和間質增生的因素現有四種理論:①與遺傳有關;②損傷,如刮宮和剖宮產;③高雌激素血癥;④病毒感染。其中,尤以高雌激素血癥與子宮腺肌病的關系引人注目。已有實驗和研究表明: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加泌乳素或許是子宮腺肌病發生所必需的;溴隱亭可能阻斷子宮腺肌病的發生。更近期的研究提示罹患子宮腺肌病婦女的在位內膜和異位內膜都合成雌激素,這些雌激素可能影響子宮腺肌病的生長;子宮腺肌病肌層中芳香化酶和雌酮硫酸酯酶的活性都較對照組顯著增強。可以參考一下
2015-12-08 18: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