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經常崴腳稍不注意就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關節韌帶松弛、運動姿勢不當、肌肉力量不足、鞋子不合適、既往損傷未完全恢復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11-23 13:25
1.關節韌帶松弛:關節周圍的韌帶彈性較差或過度拉伸,穩定性下降,容易導致崴腳。可通過康復訓練增強韌帶韌性。
2.運動姿勢不當:運動時姿勢不正確,如跑步時腳步著地方式不對,增加了崴腳風險。應學習正確的運動姿勢。
3.肌肉力量不足:尤其是腳踝周圍的肌肉力量弱,無法有效維持關節穩定。可進行針對性的肌肉力量訓練。
4.鞋子不合適:鞋子過大、過小或缺乏支撐,不能提供足夠的穩定性。選擇合腳且有良好支撐的鞋子很重要。
5.既往損傷未完全恢復:之前崴腳后沒有徹底康復,遺留了關節結構或功能的問題。需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
總之,經常崴腳需要引起重視,通過改善運動方式、加強肌肉力量、選擇合適鞋子等方法預防,如有必要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康復。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崴腳后,一般會出現踝部疼痛、腫脹、發熱、無法活動等癥狀,數小時后腳背出現皮下青紫淤血也不少見。這時應該如何處理呢?扭傷后24小時內,要用自來水或冰塊敷在患處;然后用長繃帶把踝關節固定住;睡覺或休息時把腳放在高處以減少腫脹,還應盡量減少傷處活動次數,以加快愈合速度。兩三天后,才能做些熱敷、按摩或者針灸等治療。
2015-12-08 01: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崴腳后一般會出現踝部疼痛、腫脹、發熱、無法活動等癥狀數小時后腳背出現皮下青紫淤血也不少見。這時應該如何處理呢?扭傷后24小時內要用自來水或冰塊敷在患處;然后用長繃帶把踝關節固定住;睡覺或休息時把腳放在高處以減少腫脹還應盡量減少傷處活動次數以加快愈合速度。兩三天后才能做些熱敷、按摩或者針灸等治療。
2015-12-07 13: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德乾 住院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崴腳后一般會出現踝部疼痛、腫脹、發熱、無法活動等癥狀數小時后腳背出現皮下青紫淤血也不少見這時應該如何處理呢?扭傷后24小時內要用自來水或冰塊敷在患處;然后用長繃帶把踝關節固定諄睡覺或休息時把腳放在高處以減少腫脹還應盡量減少傷處活動次數以加快愈合速度兩三天后才能做些熱敷、按摩或者針灸等治療
2015-12-07 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