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曉琴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內一科
-
你好,水痘患兒出現發熱,如果不高于38.5可以先物理降溫處理看看,用溫水擦拭頸部或腋部,如果不降或超過38.5,以免引起高熱驚厥可以口服布洛芬顆粒退熱,水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還需給予抗病毒感染治療,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金銀花顆粒,局部涂抹阿昔洛韋乳膏,避免撓抓,以免留下疤痕。
2019-02-14 16: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請問帕金森氏癥和阿爾茲海默癥狀有哪些癥狀。治療帕金森病肌肉僵直引起的疼痛,補充左旋多巴有很好的療效,多數病人在藥物起效時隨著肌肉僵直的緩解而緩解.但在用藥的后期,少數患者在左旋多巴起效的高峰期反而會出現下肢,尤其是足趾的痙攣性疼痛.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比較難處理,因為這顯然是左旋多巴的副作用,減少劑量往往可以減輕痛性痙攣的癥狀,但同時又使帕金森病的癥狀不能很好緩解.遇到這種情況,醫生往往是采用減少每次左旋多巴的用量,但增加給藥的次數,或者增加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的藥量.如果不能奏效,可以嘗試局部注射肉毒素方法,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2015-12-07 00: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請問帕金森氏癥和阿爾茲海默癥狀有哪些癥狀。病起病緩慢,呈進行性加重,表現有: (1)姿勢與步態面容呆板,形若假面具;頭部前傾,軀干向前傾屈曲,肘關節、膝關節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緩慢,越走越快,呈慌張步態,兩上肢不作前后擺動。 (2)震顫多見于頭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明顯,手指表現為粗大的靜止性震顫(典型的表現是拇指與屈曲的食指間呈“搓九樣”震顫,隨著病情的發展,震顫漸波及整個肢體,甚至影響到軀干,并從一側上肢擴展至同側下肢及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舌頭及頭部一般最后受累。上、下肢均受累時;上肢震顫幅度大于下肢。只有極少數病人震顫僅出現于下肢)。震顫早期常在靜止時出現,作隨意運帕金森綜合癥動和睡眠中消失,情緒激動時加重,晚期震顫可呈持續性。 (3)肌肉僵硬伸肌、屈肌張力均增高,被動運動時有齒輪樣或鉛管樣阻力感,分別稱為齒輪樣強直或鉛管樣強直。 (4)運動障礙與肌肉僵硬有關,如發音肌僵硬引起發音困難,手指肌僵硬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生活起居、洗漱、進食等都感困難)。 (5)其他易激動,偶有陣發性沖動行為;出汗、唾液、皮脂腺液等分泌增多;腦脊液、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謝產物降低。
2015-12-06 14: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帕金森氏癥就是俗稱的老年癡呆癥,是一種漸進式的腦疾,主要是因為腦中控制運動的細胞遭到破壞所導致而成的。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罹患老人癡呆癥的人數也不斷攀升,以英國為例,大約總人口的五百分之一都罹患了帕金森氏癥,并且正以每年一萬人左右的速度增加中。以往罹患老人癡呆癥的年齡層多為六十歲以上的銀發族,但近年來發病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目前帕金森氏癥的患者中,有二十分之一是四十歲以下的青壯年。腦中制造單氧氧化酶(dopamine)的細胞喪失,是造成帕金森氏癥的主因,一旦喪失程度達到百分之八十時,就會開始出現一些癥狀。因為帕金森氏癥會影響大腦中控制運動的部分,所以一些原本簡單的動作,像是:講話、走路、吞咽、寫作等,都會受到影響。此外,還會不自主的震顫、動作變慢、肌肉也變得僵硬。拳王阿里、名演員米高福克斯及布道家比利葛拉罕都是帕金森氏癥的患者。目前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癥的藥是借助恢復腦中的單氧氧化酶來減緩癥狀,但是長期服用會造成幻覺等副作用。一位專門照顧患者的看護是非常有必要的。阿爾茲海默氏癥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及神經退化疾病的原因,且目前仍無法有效根治。根據醫學界統計,在65歲以上的老人中,約有2.5%至5%的人,會罹患該癥,患者的大腦中會產生大量的類淀粉斑沉積、及神經細胞內有神經纖維叢,并造成記憶力逐漸減退。
2015-12-06 05: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