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后部和雙耳癢、流水結痂多年未愈怎么辦
病史:四年目前一般情況:頭的后部一直癢,撓后流水結痂,雙耳也流水結痂,嚴重時耳朵被堵,聽聲音費力。也不記得先是耳內發病還是頭部發病的。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被診為濕疹或又有說是中耳炎的。中西藥都試過,但不能根除,時好時壞。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頭后部和雙耳出現癢、流水結痂且反復發作未愈,可能與過敏、感染、免疫異常、皮膚屏障受損、環境因素等有關。 1.過敏:某些過敏原如食物、花粉、塵螨等,可引發機體過敏反應,導致皮膚和耳部出現癥狀。 2.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單純皰疹病毒等,易引起炎癥和滲出。 3.免疫異常:自身免疫功能失調,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引發濕疹樣改變。 4.皮膚屏障受損:頻繁搔抓、使用刺激性物質等,破壞皮膚和耳部的正常屏障功能。 5.環境因素:長期處于潮濕、悶熱、污染的環境中,不利于病情恢復。 6.其他因素:精神緊張、壓力大、不良生活習慣等也可能有影響。 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或耳鼻喉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保持皮膚和耳部清潔,避免搔抓,調整生活方式,增強自身免疫力。
2024-12-15 19: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可能是方子里多為苦寒藥,你可以多分幾次服用,比如一副分三至四次,飯后一小時后服藥.這樣可減少腹瀉.如果較重,則需要由醫生重新調下方子.濕疹用中藥治療效果還是蠻不錯的.堅持治療下,會較好的治愈
2015-12-06 17: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濕疹可以外用含激素藥膏。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皮炎、濕疹、蕁麻診是皮膚病中常見的疾病,多以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水、結痂、脫屑、風團,遇熱遇風過敏,劇烈瘙癢反復發作,如不積極治療,可引發其它并發癥,以致遷延不愈,痛苦不堪。中醫學認為主要是由:風、寒、濕、燥、火、蟲毒、外傷、七情內傷、飲食不節、稟性不耐、營衛不和及臟功能失調,濕熱瘀毒內積等困素所致,其病變病在表皮,但根在血液。北京光華醫院,皮膚病研治課題組的專家們本著“治其外必治其內,治其內必先治其根”的原則,針對皮炎、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的病因病機,從改善肌膚微循環,促進病變細胞再生和修復,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降低抗體對外界物質的敏感性入手,潛心鉆研,攜手攻關,為眾多患者解除痛苦。 濕疹,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癥狀是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簡言之,濕疹病患者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病者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其實,除皮膚問題外,濕熱者亦會有胸腹脹悶不舒、大便秘結或泄瀉、小便短少赤黃等病癥。中醫醫治濕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濕、活血、清瀉等,視乎病者的體質而定。中藥醫治濕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時,并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準備,因為吃藥初期可能因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為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無須過慮。另一方面,要根治濕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須和醫師配合,從日常飲食入手,因為若一面吃藥排毒,一面又吃進帶毒食物,試問又怎能痊愈。濕疹病患者應戒吃能加劇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蝦、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為佳。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鹼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不要讓陽光直曬著患濕疹的地方等。濕疹臨床表現濕疹臨床癥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后急性炎癥減輕、皮損干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癥,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癥狀是劇烈瘙癢。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于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疹常致潰爛,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疹,如繼發于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疹。嬰兒濕疹好發于滿月后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疹。濕疹病因及發病機理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本病常發生于具有過敏素質的個體。凡有此素質的人,對體內外各種致敏物質,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還有化學物品、植物、動物皮革及羽毛、腸道中寄生蟲,感染灶等的作用較正常人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有的甚至連日光、風熱、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誘發濕疹。此外,濕疹的發生,有時還可能與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有一定的關系,總而言之,濕疹的發病是諸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臨床上也可見到,堅持鍛煉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使濕疹病損減輕或自然消退。其易復發原因與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質的多源性密切相關。中醫對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瘡”相當于泛發性濕疹,“面游風”相當于面部濕疹,“旋耳瘡”相當于耳部濕疹,“乳頭風”相當于乳頭濕疹,“臍瘡”相當于臍部濕疹,“繡球風”、腎囊風”相多于陰囊濕疹,“四彎風”相當于肘窩與膝窩濕疹,“鵝掌風”相當于掌部濕疹,“濕臁瘡”相當于小腿濕疹,“肛門圈癬”相當于肛門濕疹。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于稟性不耐,風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由于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于營血不足、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濕疹診斷與鑒別主要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特點,診斷較容易。急性濕疹皮疹表現為多形性、對稱分布,傾向滲出;慢性型皮損呈苔蘚樣變;亞急性損害介于上述兩者之間。自覺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對特殊型濕疹應注意其獨特臨床癥狀,診斷也不困難。慢性濕疹需同神經性皮炎鑒別,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后發皮疹。苔蘚樣變明顯,皮損干燥、一般無滲出、無色素沉著。好發于頸項、骶部及四肢伸側。可耐受多種藥物及理化等刺激。濕疹一般治療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對癥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藥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藥、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藥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蘚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涂膜劑、酊劑及硬膏等。濕疹獨特療法我所近年來采用內服“濕毒清濃縮顆粒”,每晚睡前開水沖服一包;配合外用膚康凈洗劑治療,收到滿意效果。對局限性慢性濕疹,我所近年來采用皮炎靈封閉液皮下淺層注射封閉治療,收到滿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愈。濕疹注意事項盡量尋找發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制品或尼龍織品。盡量避免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因為較長時間或短期大劑量外用激素制劑,還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現約有20多種:最常見的是用藥后病情迅速好轉,持續外用一段時間,一旦停藥后,在一兩天內用藥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原發病變加重,又稱之為反跳性皮炎。當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患者為了避免停藥后的痛苦,完全依賴于涂用激素。幾個月或幾年之后,皮膚明顯變薄,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出現紫癜等,特別是在面部可出現更深的持續性紅斑。涂用時間越長、產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膚變薄、脆弱、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紫癜、真菌感染、痤瘡樣皮炎等。變得易受損傷;還可出現輕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傷口愈合困難等。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膚病更不適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類制劑。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鈉潴留、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松、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癥。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并對激素產生了的依賴性,停藥后原發病變反跳加重與繼發的副作用,可使患者產生很大的痛苦,醫生與患者家屬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對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認識,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質激素的情況下,選用對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與中藥。達到安全徹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還必須牢記過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觸,而至病情加重。
2015-12-06 08: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