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肢靜脈及頸靜脈非閉塞性血栓如何應對
前發現左臂酸漲,近一個月明顯增粗并且發漲,彎曲的時候漲的更嚴重.醫生建議做血管彩超,結果診斷為,左上肢靜脈及頸靜脈非閉塞性血栓.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左上肢靜脈及頸靜脈非閉塞性血栓是一種血管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流緩慢、血管損傷、血液高凝狀態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病因:血流緩慢常見于長期臥床、久坐等;血管損傷可能因外傷或醫源性操作;血液高凝狀態與某些疾病如腫瘤、自身免疫病相關。 2. 癥狀:可能有上肢腫脹、疼痛、皮膚溫度升高、淺靜脈擴張等。 3. 檢查:除血管彩超外,還可能進行凝血功能檢查、D-二聚體檢測等。 4.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華法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等,可抗凝防止血栓增大。 5. 物理治療:如穿戴壓力襪,促進靜脈回流。 6. 生活注意: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適當活動上肢。 左上肢靜脈及頸靜脈非閉塞性血栓需要及時治療和干預,患者應遵循醫囑,定期復查,以促進康復。
2024-12-12 22: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血管彩超提示:左上肢靜脈及頸靜脈非閉塞性血栓;血栓的形成機制還沒有一個統一,但是血管炎癥機制比較統一,血管炎癥刺激血管末梢神經,從而產生酸脹,血栓形成血流就是減慢,血漿的膠體滲透壓升高,故就容易增粗.對于這個治療主要是生活上的條理和藥物上的治療,生活上的條理主要防止血栓的脫落堵塞血管,特別是上肢靜脈血管閉塞后會產生很明顯的疼痛,甚至壞死;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激烈運動容易引起血栓的脫落;藥物治療主要是抗凝治療,可以用華法林和低分子肝素聯合治療預后斑塊穩定的話,不會引起上肢的疼痛和壞死;反之則容易
2015-12-06 10: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血管彩超提示:左上肢靜脈及頸靜脈非閉塞性血栓;血栓的形成機制還沒有一個統一,但是血管炎癥機制比較統一,血管炎癥刺激血管末梢神經,從而產生酸脹,血栓形成血流就是減慢,血漿的膠體滲透壓升高,故就容易增粗.對于這個治療主要是生活上的條理和藥物上的治療,生活上的條理主要防止血栓的脫落堵塞血管,特別是上肢靜脈血管閉塞后會產生很明顯的疼痛,甚至壞死;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激烈運動容易引起血栓的脫落;藥物治療主要是抗凝治療,可以用華法林和低分子肝素聯合治療
2015-12-06 0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靜脈血栓形成是靜脈的一種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并伴有繼發性血管腔內血栓形成的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四肢淺表靜脈或下肢深靜脈.其臨床特點為患肢局部腫痛,皮下可捫及有壓痛的條索狀物或伴有病變遠端淺表靜脈曲張等靜脈回流受阻現象.偶可因血栓脫落而造成肺栓塞.本病在年齡和性別上無特異性.手術后并發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率為27.8%.下肢靜脈血栓形成61.2%,下腔靜脈血栓形成14.3%,兩者共占75.5%;上腔靜脈血栓形成20.4%,上肢靜脈血栓形成4.1%.其中并發肺栓塞2%. 1.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應臥床休息,患肢位置應高于心臟平面20~30cm,患肢需穿彈力襪或用彈力繃帶包扎. 2.血栓形成已超過5d者,可采用抗凝治療,選用肝素或者香豆素類衍生物,也可加用右旋糖酐,丹參等. 3.通常對血栓形成未超過3d者,可用溶栓和祛聚療法,常用的藥物是尿激酶和鏈激酶,也可用冬菱克栓酶(DF-521)或組織凝血酶原激活物(t-PA);病期超過3d者,都只能用抗凝,祛聚療法. 4.血栓形成在48h以內,應采用靜脈血栓取出術.手術取栓是簡單,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二,術前準備 1.按術前一般準備常規. 2.配血200~800ml備用. 3.準備取栓用Fogarty氣囊導管. 三,麻醉要求 可用硬脊膜外或局部浸潤麻醉.
2015-12-05 21: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現在是血栓后遺癥.建議加強患側肢體功能鍛煉,若腫脹厲害,可以口服威力坦治療!
2015-12-05 19: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