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供血不足的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有血管因素、心臟因素、血液因素、頸椎因素和代謝因素等。其發展后果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血管因素: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或痙攣等可導致腦部供血減少。例如頸動脈狹窄,會使通過頸動脈流向腦部的血液減少。 2.心臟因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臟疾病,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像心房顫動時,心臟跳動不規律,射血減少。 3.血液因素:貧血、血液黏稠度增高等,使血液流動不暢,無法為腦部提供充足的血液。比如嚴重貧血時,血紅蛋白減少,攜氧能力下降。 4.頸椎因素:頸椎病變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血液供應。頸椎間盤突出壓迫椎動脈時,就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5.代謝因素: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可損傷血管內皮,引發血管病變,導致腦供血不足。 總之,腦供血不足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于預防和改善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2024-12-12 15: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供血不足的病因與腦動脈硬化有關。主要病因有:(1)某些動脈血管腔狹窄或血管痙攣,通過的血流量減少,致使所供應的腦區發生供血不足;(2)血流動力學障礙,當血壓降低,心臟搏出量減少時腦組織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緩慢及血液成分的改變,也可發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動脈搏粥樣硬化的板塊脫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隨血流到小動脈而堵塞血管,則會出現腦局部供血不足。臨床表現:語言障礙;神經性障礙;面癱、偏癱。治療原理:降低血液粘稠度,維護修復血管的正常功能。
2015-12-05 1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