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老人血糖血壓穩定但神志不清,是何因?
我父親77歲,有高血壓及高血糖,一個月前因拉肚子而沒有減服降糖藥(達美康緩釋片)而出現低血糖癥狀(但是測出血糖卻是高的),后半個月前住院.現在,血糖血壓基本穩定,但是神志及精神狀態一天清醒一天糊涂(連續十天左右),清醒的時候說什么他都能理解,糊涂的時候經常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而且總是一天清醒一天糊涂.7月份有拍CT和核磁共振,有腦萎縮及多發生梗塞癥狀(7月的時候沒有神志不清),此次住院拍片沒有出現惡化狀態.現醫院用藥如下:洛汀新,絡活喜,思爾明,二甲雙胍腸溶片,諾和龍,還掛杏丁針(銀杏達莫)和胞磷膽堿針,前段時間用過天保寧和東菱迪芙針.請問:我父親的這種情況是不是血管性癡呆,怎么總是一天好一天壞,應該如何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77歲老人有高血壓、高血糖病史,目前血糖血壓穩定,但神志及精神狀態時好時壞,可能與腦萎縮、多發梗塞、低血糖損傷、藥物副作用、基礎疾病并發癥等有關。 1.腦萎縮和多發梗塞:腦萎縮和多發梗塞會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導致認知和精神障礙。隨著病情進展,癥狀可能會波動。 2.低血糖損傷:之前的低血糖發作可能對大腦造成了一定損傷,影響神經功能。 3.藥物副作用:所用藥物如二甲雙胍腸溶片、諾和龍等,可能存在影響神經系統的副作用。 4.基礎疾病并發癥:長期的高血壓和高血糖可能導致微血管病變,影響腦部供血和神經功能。 5.心理因素:患病后老人可能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影響精神狀態。 綜上所述,老人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治療上,應繼續控制血糖血壓,調整用藥方案,同時關注老人的心理狀態。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以明確病因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4-12-13 06: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血管性癡呆,重在早期預防。腦血管病是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高的疾病,造成腦血管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血壓、高脂血癥、高黏度血癥、糖尿病、吸煙、酗酒等都是引起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所以,為了預防腦血管性癡呆,必須積極地防治上述疾病,注意合理飲食,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注意心理健康。
2015-12-05 07: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血管性癡呆的治療主要針對腦血管病。原則是增加腦血流,改善腦供血,預防腦梗死、促進腦代謝,達到改善及緩解癥狀、阻止惡化的目的。一般治療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進行文娛活動或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激動,還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調整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低鹽飲食。加強癱瘓肢體的功能鍛煉及理療等。
2015-12-04 18: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茴拉西坦(吡乙酰胺):為γ-氨酪酸衍生物。其作用為增進腦細胞腺苷酸激酶活性,促進ATP的形成及運轉、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蛋白、酯類及RNA的合成。老人常用量為1.2~2.4g/d,分3次服用。副作用輕微,常見的有口干、食欲減退、睡眠欠佳等。吡拉西坦(腦復康注射劑)的使用減少了口服藥的消化道的副作用,可肌內注射,2g/d,靜脈注射可加入5%~10%葡萄糖500ml中靜點,4~12g/d,20天為1療程。
2015-12-04 16: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老年期癡呆病人的典型癥狀是記憶力、抽象思維、定向力障礙伴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它包括西醫的老年性癡呆、腦血管性癡呆及混合性癡呆.對老年期癡呆的防治,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老年期癡呆的護理對于提高癡呆患者的生存質量,延緩疾病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2015-12-04 11: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動脈硬化性癡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許多學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狀態、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SAE)、多發梗死性癡呆(MID)、腔隙性癡呆(lacunar dementia)、遺傳性多發梗塞性癡呆(HMID)等。為避免誤解,有專家建議凡與血管性因素有關的癡呆統稱為血管性癡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腦內血管即頸動脈與椎基底動脈兩大系統,可以是這些血管本身的病變,也可以是顱外大血管及心臟的病變,間接影響腦內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改變,最終使大腦功能全面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