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歲男性高血脂等致腦血管痙攣如何應對
我今年39歲(男)在去年由于經常迷糊、發困、智力下降、大腦反應慢,甚至有時候感覺好像是血液粘滯在血管里不動了等病癥在醫院檢查發現高血脂和血小板凝聚率很高,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將有好轉又復發,而后去長春醫院檢查,發現腦血管痙攣,當時大夫說是因為蛛網膜下腔出血,并給我開藥是:鹽酸倍他司汀片和桂利嗪片,我吃了之后也沒有感到怎么見效,好像副作用還很多,感覺渾身各關節僵硬,而后就不吃了。現在病情也始終如初。我現在的病情是:高血脂、高血粘、腦血管痙攣請問大夫:腦血管痙攣的發病原因和應該吃什么藥物及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第一次問題補充:我現在吃中藥糖衣片劑的三七片,癥狀就能緩解些,否則,大腦里就什么都沒有,迷迷糊糊一片空白。而三七片藥品說明書中明確寫的不能常用,并且屬于烈性藥物,有心腦血管病的慎用。第二次問題補充:我已經做過很多檢查,什么腦彩,核磁、心彩、血液化驗等等,真不知道還應該從哪里下手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腦血管痙攣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發病原因較多,包括動脈粥樣硬化、精神因素、血液黏稠度高、炎癥刺激、顱腦損傷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脂質沉積,使血管彈性降低,容易引發腦血管痙攣。應控制血脂,可遵醫囑服用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等。 2.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可能導致腦血管痙攣。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態。 3.血液黏稠度高:高血脂、高血粘會影響血液流動,增加腦血管痙攣風險。可多喝水,適當運動。 4.炎癥刺激:如腦炎、腦膜炎等炎癥,可能刺激腦血管引起痙攣。需積極治療原發病,使用抗生素等藥物。 5.顱腦損傷:外傷導致顱腦損傷,可能引起腦血管痙攣。應及時治療損傷。 腦血管痙攣需要綜合治療,患者要定期復查,遵醫囑調整治療方案。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復。
2024-12-12 05: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利血平、卡那霉素口服,可減少腦血管痙攣。通常用利血平025毫克,口服,每日3次;卡那霉素1克,日服3次。鈣拮抗劑是一種重要的解痙藥,臨床上常用尼莫地平20毫克,日服3次;心痛定10毫克,日服3次。也可用前列環素局部鞘內或腦池內應用。糾正低血溶量,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白蛋白、甘露醇、生理鹽水等,保持中心靜脈壓在078~098kPa。應用升壓藥,提高血壓,常用去甲腎上腺素、新福林、多巴胺等。一般使收縮壓升高15%~20%。有人提出,當動脈結扎者,收縮壓應保持在213~267kPa;未結扎者,收縮壓維持在16~20kPa,不可升得過高,以防再出血。異丙腎上腺素具有激活腺?DCD5?酸環化酶,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擴張周圍小動脈,增加心肌收縮力和心肌搏出量等作用,但易發生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有減低心肌興奮性,抑制心臟傳導系統的作用。因此,兩藥同時應用可達到治療腦血管痙攣,而不致出現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常用異丙腎上腺素04~08毫克加5%葡萄糖500毫升內靜滴,10~20滴/分,每日1次。同時在對側肢體用利多卡因2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中靜滴,20滴/分,并視心臟情況調節兩藥的滴速。對合并有冠心病、甲亢、心肌炎者禁用。
2015-12-03 23: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腦血管痙攣常見于蛛網膜下腔出血后,也常見于血管性頭痛的病例中,是引起腦缺血和腦梗塞的原因之一。也可引起頭痛、頭暈等一些臨床癥狀。其主要發病原因為:機械刺激、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在臨床治療中鈣離子阻滯劑是常選用藥。注意休息,不要過于勞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具體的藥物。
2015-12-03 20: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