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和黏膜毛細血管擴張伴出血傾向的原因及小兒血管瘤癥狀
表現為皮膚和黏膜的毛細血管擴張具有顯著的出血傾向病理切片可見擴張的毛細血管壁菲薄往往僅有一層內皮細胞直接處于向外菲薄的表皮下面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什么原因?小兒血管瘤的癥狀有哪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皮膚和黏膜毛細血管擴張伴顯著出血傾向,可能由遺傳因素、血管發育異常、感染、免疫性疾病、藥物副作用等引起。小兒血管瘤常見的癥狀有皮膚紅斑、腫塊、顏色變化、皮膚溫度升高、出血等。 1.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血管壁結構和功能異常,增加毛細血管擴張和出血的風險。 2.血管發育異常: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形成和分化出現異常,造成血管壁薄弱。 3.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可引起血管炎癥,損傷血管壁,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和出血。 4.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會攻擊血管組織,引發血管病變。 5.藥物副作用: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抑郁藥等,可能影響血管功能。 總之,出現皮膚和黏膜毛細血管擴張伴出血傾向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對于小兒血管瘤,家長應密切觀察癥狀變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診治。
2024-12-12 04: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管瘤有很多種類型。比如:草莓狀血管瘤通常為較小而突出皮面的結節狀腫物,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楚,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樣,顏色鮮紅或暗紅,壓之退色有彈性,放松后隨之恢復,可隨著天氣氣候冷暖的變化而變化,毛細血管瘤局部的顏色可受情緒的波動也隨之改變,隨著年齡增長隆起部位也隨之變大,損傷瘤體易于出血。草莓狀血管瘤可生長在全身任何部位,以四肢、面部、頸部、軀干較為常見,也可生長在皮下組織、粘膜、肌肉內,少數可累及骨膜和骨骼等部位,觸摸瘤體時壓之退色有彈性。多發性草莓狀血管瘤一般與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存在,其臨床表現癥狀也有所不同,皮膚呈紫色或正常,觸之柔軟而有彈性。
2015-11-28 07: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臨床醫學,遺傳性出血性血管擴張征:主要表現為皮膚和黏膜的毛細血管擴張,具有顯著的出血傾向。病理切片可見擴張的毛細血管壁菲薄,往往僅有一層內皮細胞,直接處于向外菲薄的表皮下面。該毛細血管瘤常為多發性,平坦或略凸出皮膚,形狀不規則,好發于手背和鼻腔黏膜,指壓可蒼白,易出血。治療可采用激素或電凝法。
2015-11-28 04: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在中年以后出現癥狀,女性多于男性.腫瘤直徑小于五厘米者,不需手術治療,定期復查,隨診.(激光治療.損傷小,恢復快)
2015-11-28 02: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皮膚和黏膜的毛細血管擴張,具有顯著的出血傾向。病理切片可見擴張的毛細血管壁菲薄,往往僅有一層內皮細胞,直接處于向外菲薄的表皮下面。該毛細血管瘤常為多發性,平坦或略凸出皮膚,形狀不規則,好發于手背和鼻腔黏膜,指壓可蒼白,易出血。
2015-11-27 18: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