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糖平降糖藥屬于哪類口服降糖藥?
根據作用機制的不同,口服降糖藥可分為五大類,分別是:1.磺脲類:如優降糖,美吡達,達美康等,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而發揮降糖作用.2.雙胍類:如二甲雙胍,降糖靈等,這類藥物不刺激胰島素分泌,主要通過促進糖的利用,減少腸道對糖的吸收,抑制葡萄糖異生等途徑來降低血糖.3.α-糖苷酶抑制劑:如拜糖平,倍欣等,主要通過抑制小腸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α-糖苷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后血糖.4.噻唑烷二酮類:又叫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主要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5.餐時血糖調節劑:代表藥物是諾和龍,唐力,作用機制與磺脲類藥物相似,特點是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餐時即服,能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而又不容易引起低血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科研中心研制的康糖平降糖藥屬哪類藥?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口服降糖藥依據作用機制分為磺脲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餐時血糖調節劑五類。常見的磺脲類有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喹酮;雙胍類有鹽酸二甲雙胍、苯乙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噻唑烷二酮類有馬來酸羅格列酮、鹽酸吡格列酮。康糖平降糖藥的分類需要從其作用機制來判斷。 1.磺脲類: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適用于胰島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但可能引起低血糖等不良反應。 2.雙胍類:通過多種途徑降低血糖,尤其適用于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 3.α-糖苷酶抑制劑: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副作用相對較少。 4.噻唑烷二酮類: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水腫。 5.餐時血糖調節劑:起效迅速,作用時間短,能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 要確定康糖平降糖藥所屬類別,需要進一步了解其作用原理和臨床效果。糖尿病患者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綜合考慮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降糖藥物。
2024-12-11 13: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康糖平屬于假藥,不屬于上述幾種中的任何一種.
2015-11-27 20: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最好堅持正規用藥,不要相信什么宣傳廣告.
2015-11-27 18: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血糖癥?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綜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均稱為低血糖癥。正常人血糖基本穩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圍內。低血糖的標準不易界定。在不同的個人(或甚至是同一個人的不同臨床階段)都不相同。所以,應該以更具有生理意義的Whipple’s三聯征來定義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關的癥狀;②當時血糖值較低;③以上癥狀在血糖值同升后會消失。多數低血糖癥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并與藥物相關。非藥物相關低血糖癥中最常見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癥,其次為胰島細胞瘤和其他內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癥,肝源性或惡性腫瘤所致的低血糖癥也不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