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面部肌肉萎縮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神經源性、肌源性、廢用性、缺血性和營養性等。治療方法則因病因和病情而異。 1.神經源性:當面部神經受損,如面神經炎、神經受壓等,會影響肌肉的神經支配,導致肌肉萎縮。治療常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2.肌源性:肌肉本身的疾病,如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等,可引起面部肌肉萎縮。治療可能包括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3.廢用性:長期不使用面部肌肉,如面癱后未及時康復訓練,會出現廢用性萎縮。通過康復訓練,如面部肌肉按摩、表情肌鍛煉等可改善。 4.缺血性:面部血管病變導致肌肉供血不足,引發萎縮。需改善血液循環,可使用擴張血管的藥物,如尼莫地平、丹參滴丸。 5.營養性: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等,影響肌肉正常功能。要補充相應營養,均衡飲食。 總之,面部肌肉萎縮的治療需要先明確病因,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2-12 0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面部肌肉萎縮是肌肉萎縮的一種,亦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類疾病是危害極大的,若是不能加以及時全面的治療,可造成很嚴重的后果。而引發面部肌肉萎縮的因素很多,像是缺血性病變、周圍神經病變、肌源性病變等。
2015-11-27 12: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個一般病變等引起的機會比較大,這個要去詳細檢查,找到原因后針對治療。
2015-11-27 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