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為什么會得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病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等復雜關系相互作用的結果,下列因素可能影響到胎兒的發育而產生先天性性畸形。1.胎兒發育的環境因素:(1)感染,妊娠前三個月患病毒或細菌感染,尤其是風疹病毒,其次是柯薩奇病毒,其出生的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2)其它: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母親年齡過大等均有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2.遺傳因素:先天性心臟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發病趨勢,可能因父母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所引起的。遺傳學研究認為,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3.其它: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在高原地區較多,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有顯著的男女性別間發病差異,說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別也與本病的發生有關。在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極少數,但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風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與發病有關的一切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具有積極意義。[本貼已經被張成立在2004-4-258:33:42修改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是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包括胎兒發育環境、遺傳因素、地域和性別差異等。 1.胎兒發育的環境因素:妊娠前三個月感染病毒或細菌,如風疹病毒、柯薩奇病毒;羊膜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應用;母親年齡過大。 2.遺傳因素:父母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可導致先天性心臟病,多數由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3.地域因素:在高原地區先天性心臟病較多。 4.性別因素:有些先天性心臟病有顯著的男女性別發病差異。 5.其他因素:加強對孕婦的保健,特別是在妊娠早期積極預防風疹、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和避免相關致病因素,對預防先天性心臟病有積極意義。 總之,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采取相應預防措施,降低其發生風險。
2025-01-09 01: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據國外有關資料報道,出生后存活嬰兒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約為0.8%-1%,我國最近統計資料為0.13%-0.67%,(上海地區統計為0.62%,山西長治市的統計數字為0.34%)。如果按1990年國家人口普查嬰兒出生率為2%計算,每年約有14萬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出生。另據統計資料截至1990年底,我國0歲-14歲以下兒童約有2億9千萬人,而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就有59萬人,這還不包括14歲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病死率(1歲以內)為33.8%,如果按上述統計資料,出生一年以后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尚有近10萬人存活。其中非紫紺型病死率為24.56%,紫紺型病死率為81.82%。可見未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死亡率相當高。有些存活的嬰兒同,雖然心臟疾患不十分嚴重;但活到40歲以上者為數不多。
2015-11-26 05: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 近年來,由于診斷技術的提高和心臟外科的進展,先天性心臟病大多能通過手術治愈或部分矯治,預后顯著改觀。因此,患了先天性心臟病后,應盡早找專科醫生,通過體格檢查和必要的特殊檢查手段,以詳細了解其類型,心臟畸形的部位和嚴重程度,選擇適當的年齡進行手術治療。在未實施手術前,應建立適合患兒的合理生活制度,并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參加能勝任的體力活動與勞動以增強體質,同時需注意防止不適當的劇烈活動。積極預防肺炎和由于其他感染途徑而導致的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發生心力衰竭時應及時就診治療。總之,應定期隨訪觀察患兒的動態變化,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安全達到適合手術的年齡。
2015-11-26 05: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先天性心臟病的分類目前尚不完全統一,根據血液分流情況,臨床上有無紫鉗及紫鉗出現的早晚可分為三型:1.無分流型(無青紫型):即心臟左右兩側或動靜脈之間無異常通路和分流,不產生紫紺。如右位心、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單純性肺動脈擴張、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2.左向右分流型(潛伏青紫型):此型有心臟左右兩側血流循環途徑之間異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臟左半側體循環的壓力大于右半側肺循環壓力,所以平時血流從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現青紫。當啼哭、屏氣或任何病理情況,致使肺動脈或右心室壓力增高,并超過左心壓力時,則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現暫時性青紫。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3.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此型心臟左右兩側血液循環途徑之間有異常通道,使血流從右側心腔向左分流,大量靜脈血注入體循環,故可出現持續性青紫。如法樂氏四聯癥、法樂氏三聯癥、大血管錯位、主動脈干永存等。
2015-11-26 01: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人胚胎發育時期(懷孕初期2-3個月內),由于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心臟,稱為先天性心臟病。除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絕大多數需手術治療。臨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紺以及發育不良等為主要表現。
2015-11-25 23: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