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下肢起疙瘩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皮膚過敏、感染、靜脈曲張、脂肪瘤、結節性紅斑等。 1.皮膚過敏:接觸過敏原后,下肢皮膚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形成疙瘩。常見的過敏原包括花粉、塵螨、某些食物等。治療上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可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感染: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下肢皮膚,可能導致疙瘩的產生。例如毛囊炎、帶狀皰疹等。需要根據感染類型使用相應的抗感染藥物,如莫匹羅星軟膏、阿昔洛韋等。 3.靜脈曲張:下肢靜脈回流不暢,血液淤積,可能在皮膚表面形成疙瘩狀的曲張靜脈團。治療方法包括穿彈力襪、手術治療等。 4.脂肪瘤:這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表現為皮下的疙瘩。一般無癥狀時無需治療,若影響美觀或出現疼痛,可手術切除。 5.結節性紅斑: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感染、自身免疫等有關。治療常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以及糖皮質激素等。 下肢起疙瘩的原因多樣,如果發現下肢起疙瘩且持續不消退或伴有疼痛、瘙癢等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09 02: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考慮結節性紅斑建議你去當地正規醫院比如縣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確診
2015-11-26 11: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血管有靜脈血管和動脈血管,不知道你說的是那一種
2015-11-26 02: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