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腳踝內側異常十余年伴腿麻,與肛瘺有關嗎?
左腳踝內側踝骨處掌心大小一塊明顯比右側粗,有條索狀疙疙瘩瘩,顏色有點發青,有時潮濕冒水,腿有時發麻。夏天癥狀明顯。病程十余年。就是在這之前做過肛周膿腫小外科手術,現在有肛瘺一直沒好,不知道和這有沒有聯系。在就是膝蓋內側往上7厘米處有一個空空小鼓包一按就下去。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左腳踝內側出現掌心大小的異常,包括條索狀疙瘩、發青、潮濕冒水、腿麻等癥狀,病程長達十余年,且有肛瘺病史。這些癥狀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局部血管病變、感染、神經損傷、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 1. 局部血管病變:可能存在靜脈曲張或靜脈血栓,影響血液回流,導致局部腫脹、發青。 2. 感染:長期的炎癥刺激,如皮膚感染或深部組織感染,可引起滲出、腫脹。 3. 神經損傷:支配該區域的神經受損,可能導致感覺異常和麻木。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可累及關節及周圍組織。 5. 腫瘤:雖然罕見,但不能完全排除局部腫瘤的可能。 鑒于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且較為復雜,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外科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如血管超聲、血常規、風濕免疫指標檢測、局部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08 15: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靜脈炎:血栓性靜脈炎簡稱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發炎,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其病理變理化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血流緩慢.周圍皮膚可呈現充血性紅斑,有時伴有水腫.以后逐漸消退,充血被色素沉著代替,紅斑轉變成棕褐色. 1,機械性靜脈炎: 1)不正當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針管的滑動. 2)選用的導管管徑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關節處,由于關節活動造成針管與血管壁不斷地摩擦而產生發炎反應. 2,化學性靜脈炎:藥物稀釋不足,輸液酸,堿度過高,溶質的濃度過高,留置針材質的差異性皆是造成化學性靜脈炎的原因. 3,細菌性靜脈炎:通常與消毒方法不正確,穿刺技術不良,輸液套管無菌狀態的破壞,導管留置時間過長有關.
2015-11-26 04: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栓性靜脈炎簡稱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發炎,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靜脈炎病理.其病理變理化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血流緩慢.周圍皮膚可呈現充血性紅斑,有時伴有水腫.以后逐漸消退,充血被色素沉著代替,紅斑轉變成棕褐色.少數病人可引起反應,如發冷,發熱,白細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陳訴疼痛腫脹.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臥受潮濕等,較常見是各種外科手術后引發.其病理變化特點為靜脈壁的損傷,血流狀態的改變及血液高凝狀態等導致深部靜脈血栓形成.中醫稱其病因病機為氣血瘀滯,阻滯于絡脈及氣血陰陽失調和濕熱下注,內外二因合至而發為本病1)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燒灼或水腫,則應該是藥液外漏,需立即停止用藥并更換注射部位. (2)漏藥部位根據不同的化療藥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劑做皮下封閉,如氮芥,絲裂霉素,更生霉素溢出可采用等滲硫酸鈉,如長春新堿,外漏時可采用透明質酸酶.其他藥物均可采用等滲鹽水封閉方法:可用20ml注射器抽取解毒劑在漏液部位周圍采取菱形注射,為防止疼痛還需局部注射普魯卡因2ml,必要時4h后可重復注射. (3)漏液部位冷敷,也可配合硫酸鎂濕敷直到癥狀消失. (4)靜脈炎發生后可行局部熱敷,按血管走行的松軟膏外涂或理療
2015-11-26 02: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應該是靜脈曲張引起的。建議去血管外科檢查一下。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
2015-11-25 19: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肛瘺應如何治療及可用哪些藥物? -
Q: 肛瘺如何治療及可用哪些藥物 -
Q: 肛瘺便血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肛瘺便血應如何有效治療 -
Q: 新生兒肛瘺對后天發育有影響嗎? -
Q: 肛瘺使用高錳酸鉀能治好嗎 -
Q: 肛瘺術后的飲食建議有哪些 -
Q: 肛瘺是如何形成的 -
Q: 肛瘺能否被有效治愈 -
Q: 肛瘺術后放屁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