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腦部 CT 在診斷腦出血、腦梗死、腦部腫瘤、顱腦外傷、腦積水等方面比較準確,具有成像速度快、適用范圍廣、價格相對較低、對骨骼顯示清晰、能快速判斷病情等優越性。 1. 成像速度快: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檢查,對于急診患者,尤其是病情危急的情況下,可迅速為醫生提供診斷依據。 2. 適用范圍廣:適用于大多數腦部疾病的初步篩查,包括腦血管疾病、腦部占位性病變、腦部先天性畸形等。 3. 價格相對較低:相較于一些更先進的檢查手段,如磁共振成像(MRI),腦部 CT 的檢查費用較為親民,患者接受度較高。 4. 對骨骼顯示清晰:對于顱骨骨折、顱骨病變等骨骼相關的疾病,能夠清晰地顯示病變的位置和形態。 5. 能快速判斷病情:對于急性腦部病變,如急性腦出血,可迅速明確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助于及時制定治療方案。 總之,腦部 CT 是一種重要的腦部檢查方法,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如 MRI 等,以更全面準確地診斷腦部疾病。
2025-01-08 23: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后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自80年代應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于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沖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沖后,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并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應用于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到1973年才將它用于醫學臨床檢測。為了避免與核醫學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稱為核磁共振成像術(MR)。MR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射頻脈沖激后產生信號,用探測器檢測并輸入計算機,經過處理轉換在屏幕上顯示圖像。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MR對檢測腦內血腫、腦外血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空洞癥和脊髓積水等顱腦常見疾病非常有效,同時對腰椎椎間盤后突、原發性肝癌等疾病的診斷也很有效。MR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的空間分辨率不及CT,帶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屬異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檢查,另外價格比較昂貴。
2015-11-25 16: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位朋友,核磁共振與64排CT是不同的,核磁共振是根據磁場強弱不同,通過計算機合成后所成的像,而CT則是根據X線透過后通過計算機合成后的像,核磁共振所成的像是三維的,而CT是二維成像的,相對來說,核磁共振不容易遺漏病情,但是核磁共振也收到一些限制,比如,患者戴有義齒,或者身上鑲有金屬物件都不能夠做核磁共振,同時,做核磁共振的時間相對比較長一些,做CT相對快,對于急性疾病建議以CT為佳,對于非急性病考慮做核磁共振比較好一些。
2015-11-25 07: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