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史者肝臟檢查異常,會是肝癌嗎?
肝臟大小形態正常,包膜光滑,實質回聲彌漫性增粗,增強,分布欠均勻,于肝內可探及數個高回聲結節,較大約8mmX6mm,團塊邊界清,內回聲尚均勻,CDFI顯示團塊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肝內血管紋理走向尚正常,門脈主干內徑增寬,寬約14mm。膽囊不大,形態正常,壁不厚,囊腔內透聲好,內未探及局限性異常團塊樣回聲。肝內外膽管未見增寬,膽總管寬約3mm,內未見異常回聲。胰腺不大,形態正常,邊界清楚,實質回聲分布均勻,主胰管無擴張。脾臟不大,形態正常,包膜光滑,實質回聲分布均勻,脾門靜脈未見增寬。雙腎大小,形態正常,包膜光滑,雙腎實質及中央復合區未見異常回聲。彩色多普勒顯示雙腎管分布正常,未見擴張或狹窄,血管阻力未見增加。有乙肝病史一年多沒體檢了。會不會是肝癌?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臟出現實質回聲彌漫性增粗、增強等異常,有乙肝病史,不一定就是肝癌,還可能是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腫、肝膿腫等。 1. 肝硬化:乙肝病毒長期損害肝臟,導致肝細胞纖維化,引起肝臟質地改變。表現為肝臟回聲異常、門靜脈增寬等。治療包括抗病毒、抗纖維化、保肝等,常用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扶正化瘀膠囊等。 2. 肝血管瘤:是肝臟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常在體檢時發現。一般無需治療,定期復查,若瘤體較大或有癥狀,可手術切除。 3. 肝囊腫:多為先天性,生長緩慢。較小的囊腫無明顯癥狀,無需處理;較大的可能壓迫周圍組織,需穿刺抽液或手術治療。 4. 肝膿腫:細菌、真菌等感染引起。常有發熱、肝區疼痛等癥狀。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等,必要時穿刺引流。 5. 肝癌:多有乙肝病史,可出現肝區疼痛、消瘦等。診斷需綜合多種檢查,如甲胎蛋白、增強 CT 等。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常用藥物如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等。 僅憑目前的檢查結果不能確診是否為肝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腫瘤標志物、增強影像學檢查等,并結合臨床癥狀,由醫生綜合判斷。
2025-01-08 16: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高回聲結節,但是邊界清,內回聲均勻,肝臟占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可能是肝囊腫,以前沒有做過腹部彩超嗎,可以對比一下。你有乙肝,一年沒體檢,只憑目前的彩超結果不能確定,你查下肝功能、AFP再說。
2015-11-25 17: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