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近一月半夜多次出現異常癥狀,何因?
我媽近一個月半夜有幾次發生,說不出話來,四肢不能動,有點瀕死的感覺,平時還有上肢麻木,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母親近一個月半夜多次出現說不出話、四肢不能動、瀕死感及上肢麻木的癥狀,可能是由腦血管疾病、頸椎疾病、心臟疾病、低血糖、低血鉀等原因引起。 1.腦血管疾病: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等,腦血管狹窄或堵塞,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可通過頭顱 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明確,治療常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等。 2.頸椎疾病:頸椎間盤突出等壓迫神經,影響肢體功能。需頸椎磁共振等檢查,治療可能包括牽引、理療,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 3.心臟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有助于診斷,治療藥物有美托洛爾、硝酸酯類等。 4.低血糖:夜間未進食或降糖藥使用不當等可致。通過檢測血糖明確,及時補充糖分。 5.低血鉀:飲食不均衡、某些疾病導致鉀流失。查血電解質可診斷,治療可補充氯化鉀等。 總之,您母親的癥狀需要引起重視,盡快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心內科等相關科室就診,進行全面檢查,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1-09 03: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心肌梗死在臨床上臨床上有劇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發熱、白細胞增多、紅細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可發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老年的病人會突然發生休克,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上腹脹痛或嘔吐等,或原有高血壓突然降低,還有較重而持續較久的胸悶或胸痛者,即使心電圖無特征性改變,也應考慮本病的可能,都宜先按急性心肌梗塞處理,并在短期內反復進行心電圖觀察和血清心肌酶測定,以確定診斷。心肌梗死主要的并發癥是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且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心臟破裂且引起心力衰竭而迅速死亡;心室附壁血栓或下肢靜脈血栓破碎脫落可導致栓塞;機體對壞死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可導致心肌梗死。
2015-11-25 17: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癥狀,以新發生心絞痛或原有心絞痛加重為突出,心絞痛發作比以前頻繁、程度深、持續久。心肌梗死的癥狀主要有:1.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癥狀,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誘因多不明顯,且常發生于安靜時,程度較重,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患者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胸悶。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2.全身癥狀主要有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3.胃腸道疼痛劇烈時常伴有頻繁的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腸脹氣或呃逆。4.心律失常伴乏力、頭暈、暈厥等癥狀,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傳導阻滯也較多見,室上性心律失常則較少,多發生在心力衰竭者中。5.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常見血壓下降,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神志遲鈍,甚至暈厥者,為休克表現。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為梗死后心臟舒縮力顯著減弱或不協調所致,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隨后可有頸靜脈怒張、肝大、水腫等右心衰竭表現。
2015-11-25 16: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你好,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的疾病。過重的體力勞動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暴飲暴食導致血黏稠度增加,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便秘也可以引起心肌梗死;吸煙和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臨床癥狀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胸痛和不適、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有時心肌梗死也會導致昏迷。胸痛是最常見的癥狀,尤其左臂或頸部容易疼痛。心肌梗死造成的胸痛往往長于半個小時。約一半的心肌梗死沒有任何癥狀,尤其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會是無癥狀的,他們往往會感到虛脫、昏厥或無力,約一半的心肌梗死病人在發病前就有前兆癥狀如心絞痛等。
2015-11-25 11: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1.疼痛這是最先出現的癥狀,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常發生于安靜或睡眠時,疼痛程度較重,范圍較廣,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病人常煩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懼,有瀕死之感.在我國約1/6-1/3的病人疼痛的性質及部位不典型,如位于上腹部,常被誤認為胃潰瘍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位于下頜或頸部,常被誤認為骨關節病.部分病人無疼痛,多為糖尿病人或老年人,一開始即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少數病人在整個過程中都無疼痛或其他癥狀,而事后才發現得過心肌梗死. 2.全身癥狀主要是發熱,伴有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發生后24-48小時出現,程度與梗死范圍常呈正相關,體溫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過39℃,持續一周左右. 3.胃腸道癥狀約1/3有疼痛的病人,在發病早期伴有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與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等有關;腸脹氣也不少見;重癥者可發生呃逆. 4.心律失常見于75%-95%的病人,多發生于起病后1-2周內,尤其24小時內.心電圖可呈現彌漫性異常. 5.低血壓和休克
2015-11-25 02: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嚴重肺心病患者發生心梗能否做支架手術? -
Q: 心肌梗塞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心梗的適宜治療時機是怎樣的? -
Q: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易引發心梗? -
Q: 心肌梗塞供血不足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引發心梗? -
Q: 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
Q: 心梗和腦梗患者日常需注意哪些方面? -
Q: 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
Q: 出現心梗時怎樣進行有效的自救?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