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半早產兒確診痙攣型腦癱如何治療
我孩子小的時候,是沒有足月就出生的。是早產兒,只有七個半月的時候就出生了。然后帶到五歲半的時候,覺得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就到醫院檢查。說是痙攣型腦癱,右手寫字控制不好。走路右腳跟不著地。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痙攣型腦癱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肌肉痙攣、運動障礙等。治療方法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需綜合考慮患兒病情、年齡等因素。 1.康復訓練:通過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等,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物理治療如熱療、電療等,可緩解肌肉緊張;作業治療幫助提高手部精細動作;言語治療改善語言表達和吞咽功能。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巴氯芬、苯海索、肉毒毒素等。巴氯芬能緩解肌肉痙攣;苯海索可減輕震顫;肉毒毒素能局部注射降低肌肉張力。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3.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痙攣,可考慮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等,以改善肢體功能。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等,輔助緩解癥狀。 5.家庭支持:家長要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愛和支持,積極配合治療。 痙攣型腦癱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兒、家長和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堅持治療和康復訓練,以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2025-01-05 15: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是小兒腦癱,腳尖著地,雙手精細動作差嗎?運動協調性差嗎?語言表達差嗎?兩根手指會配合拿東西嗎?我們用中藥龜-龍-腦-康促進孩子腦發育,中藥修復腦細胞損傷。腦癱發病多在出生前或嬰兒期,病因有:產傷、新生兒核黃膽,腦缺氧;早產等。癥狀主要是肌張力增強,外展困難,重者可見肌肉強直、攣縮、關節保持屈曲姿勢。輕者可見手的精細動作差,行走時腳后跟不能著地。此類患者多伴有語言發育及構音障礙以及斜視,約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礙。腦癱會造成運動發育遲緩。出生3個月后仍不活躍,不好動,俯臥時手足無爬行動作;嬰兒出生4-6月后手仍緊張握。慌張步態、剪刀步態等。
2015-11-22 14: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從你目前描述的癥狀看考慮右側痙攣癱。針對痙攣型腦癱的治療,總體思路為康復加手術加康復,即2歲半之前堅持康復,防止肢體畸形損害的發生,2歲半至5歲為最佳手術治療時間段,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手術方案建議帶孩子到??漆t院,制定詳細方案治療。
2015-11-22 07: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