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佳如何處理
來一直比較能喝水,能吃飯,8月底的時候出現嘔吐,兩肋疼,帶去醫院查出來是1型糖尿病,無家族病史,進醫院時被送進重重監護室,酮癥是3,酮癥酸中毒,在重重監護室呆了三天,醫生說可以轉到普通病房了,我們又把她轉到了青島青醫附院,打了兩天吊針,酮癥就就消失了,但空腹血糖一直在10以上,打了胰島素飯(短效的優泌樂+長效來得時)后兩小時后血糖有時正常,有時還是高,在醫院從沒出現過低血糖,9月11號出的院,回家后自己吃飯,自己打胰島素,早上1個雞蛋2兩饅頭+一包純牛奶+一點咸菜,中午2兩饅頭+青菜,晚上2兩饅頭+青菜,經常給她做魚蝦肉吃,但每次都吃不多,空腹血糖還是有點高,前幾天經常出現低血糖,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 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不穩定,可能與飲食、胰島素使用、運動、情緒、監測等因素有關。 1. 飲食:飲食結構和量對血糖影響較大。患者的主食選擇饅頭,可能導致血糖升高較快。應增加粗糧比例,如蕎麥、燕麥等。控制每餐總熱量,避免攝入過多高糖、高脂肪食物。 2. 胰島素使用:胰島素的種類、劑量和注射時間需精準。短效胰島素優泌樂控制餐后血糖,長效來得時控制基礎血糖。若血糖波動大,可能需要調整劑量或注射時間。 3. 運動:適當運動有助于控制血糖。可選擇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每天 30 分鐘以上,注意避免空腹運動,以防低血糖。 4. 情緒: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血糖。患者應保持良好心態,可通過聽音樂、與家人交流等方式緩解。 5. 監測:頻繁監測血糖,包括空腹、餐后 2 小時等,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治療方案。 1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綜合管理,包括合理飲食、正確使用胰島素、適當運動、保持良好情緒和密切監測血糖。若血糖仍控制不佳,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2025-01-05 23: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理是很重要的,有很嚴格的要求,主要如下: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素的含量較高;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的含量要低.盡量少加糖和鹽;每次進餐的間隔時間基本相等;食物的品種應多樣化;宜多食高膳食纖維食物,如蕎麥、燕麥、豆類和蔬菜等
2015-11-22 07: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同年齡,不同病情的糖尿病使用藥物不完全一樣,所以在不了解您的基礎病理情況下,不好推薦哪種藥物的.
2015-11-22 06: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屬于慢性、終生性代謝疾病,對于2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部分受損,可以通過早期修復胰島細胞療法,達到不打針、不吃藥的效果,通過飲食、運動療法就可以控制好血糖,遠離糖尿病并發癥,但暫時還不易根治。有手術的治療能讓患者達到不吃藥不打針的效果,術前進行飲食控制即可
2015-11-22 03: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永賓 主治醫師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急診科
-
糖尿病治療必須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為前提.糖尿病人應避免進食糖及含糖食物,減少進食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適量進食高纖維及淀粉質食物,進食要少食多餐.運動的選擇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應盡可能做全身運動,包括散步和慢跑等.在此基礎上應用適當的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或是其他降糖藥,才能達到長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口服藥物不行還是要適當使用胰島素啊.多吃苦瓜有好的輔助降血糖作用.
2015-11-21 23: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