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多年且右側加重伴眼角痛,原因何在?
你好醫生,我的偏頭痛持續了4年來,每一年都會痛一段時間,而且去過很多家醫院檢查,拍過CT,做過磁共振,都沒發現問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一段時間頭又開始痛起來了,主要是右側,比以前越來越嚴重了,痛其來的時候眼角也跟著痛起來,持續個把小時,不痛的時候什么問題都沒有,一切都正常,最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好像和網上說的脈搏性頭痛有點相似,請教您,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偏頭痛多年且癥狀加重,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神經血管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精神心理因素、飲食因素、遺傳因素等。 1.神經血管功能紊亂:血管的收縮和舒張異常,影響神經功能,導致偏頭痛。可通過調節血管功能的藥物,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來改善。 2.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如女性經期、孕期等,易誘發偏頭痛。此時需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進行激素治療。 3.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緊張、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使神經處于興奮狀態,引發偏頭痛。可通過心理疏導、放松訓練緩解。 4.飲食因素:食用含咖啡因、酒精、亞硝酸鹽等食物,可能刺激神經引發頭痛。避免此類食物攝入有助于預防。 5.遺傳因素:若家族中有偏頭痛患者,自身患病風險增加。 偏頭痛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誘因。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25 19: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各種原因造成頭部血管,神經,血管及神經之間的異常都可能產生偏頭痛。但是,總的來說偏頭痛的發病原因仍然不十分清楚,有許多種發病機制解釋偏頭痛的病因,各種機制都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偏頭痛的發生原因,又不能全部解釋。目前血管神經壓迫學說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占據統治地位。一、血管源性假說。自從1938年Wolff提出偏頭痛發作的血管性假說后,一直統治著醫學界數十年,此學說雖然沒有被有力實驗證實,但也未被推翻。但自人們能測定腦的局部血流量以來,動搖了對血管源性假說的信服,又重新估價了以前提出的神經源性假說,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Wolff是第一個對偏頭痛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臨床和實驗研究的人。他得到的結論是,頭痛發作前顱內動脈收縮,產生皮層缺血,出現視覺障礙等先兆癥狀,接著頸外動脈系統擴張,而產生頭痛發作,組織內的血管周圍的血管活性多肽和刺激性的無菌性炎癥使頭痛加劇。支持血管源性假說的依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臨床上偏頭痛的疼痛性質是搏動性和跳動性的;疼痛部位的多樣性,疼痛位置與三叉神經的解剖學分布不一致,而與頸外動脈在面部和頭部的分支相吻合,說明了疼痛是血管源性的。壓迫頸動脈,可使偏頭痛發作暫時得到緩解。應用α-腎上腺能阻斷劑(如麥角胺)使疼痛緩解,使用血管擴張劑(如酒精、亞硝酸鹽等)使其頭痛癥狀惡化。血管源性假說不可解釋的現象:普通偏頭痛:用Wolff的典型偏頭痛假說難以解釋普通偏頭痛。后者并非以大腦局灶性癥狀起病,偶爾以不明顯的一般感覺癥狀起病,如疲勞、打呵欠及情緒不穩等。許多學者研究報道普通偏頭痛發作時腦血流量增加并持續到發病后48小時。但腦血流量的增加是適度的,發作初期未見局灶性低灌流現象。典型偏頭痛:初期的腦血流量(rCBF)測定技術使Wolff的經典假說獲得支持,發現典型偏頭痛先兆期rCBF減少,基本上部位與癥狀一致。但隨著高度空間分辨力設備的應用,對大量患者的反復測定,其結果就不同了,典型偏頭痛發作時rCBF的斷層測定表明枕葉血流量減少,也可累及腦的較前部分,血流異常僅限于大腦皮層,而腦深部結構血流正常。此外,先兆癥狀消失后灌流不足仍持續數小時,持續至發作期。晚期出現延遲性灌流過度(反應性充血)。灌流過度與頭痛之間似乎無關。有更多的證據否定大腦動脈痙攣假說。二、神經源性假說:該學說一百多年前由Liveing提出,近年來很多人在臨床上支持神經源觀點,并提出偏頭痛是原發性神經源性紊亂伴有繼發性血管運動改變的假說。該學說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得到支持:1,偏頭痛發作階段,其全部癥狀均由腦產生,如前期癥狀的行為改變、心境變化、食物癖等。頭痛期病人有些是跳動性疼痛,其余則是恒定性頭痛。即使是跳動性疼痛也不是原發于血管,頭痛期的神經癥狀包括羞明、音響恐怖、全身性興奮、對震動和嗅覺過敏、注意力喪失、失眠、打呵欠、體溫不穩定等,這些都不是顱外血管擴張引起的癥狀。癥狀恢復期中的心境和精神變化、呵欠和疲勞都是神經源性的。2,偏頭痛的促發因素:精神刺激、饑餓、睡眠太多或太少、女性的經期、感覺器官的刺激等誘發偏頭痛發作的因素都是與神經系統有關聯的。3,通過對腦電圖、腦血流量及腦代謝的研究發現,可以有力地支持神經源學說。三、血管神經壓迫學說:以上兩種學說都不能解釋偏頭痛為何大多半側發作局限性發作,根據以上學說針對性藥物治療,僅能緩解頭痛發作基本不能根治偏頭痛。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醫療界。我國神經外科專家任炎午教授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了“血管神經壓迫學說”。他指出,偏頭痛發病時先是顱內段的血管痙攣而后是顱外段的血管擴張,顱內段的血管痙攣期產生了頭痛的先兆癥狀如視覺的閃光黑點,顱外段的血管擴張期才產生頭痛癥狀。那末為何顱外段血管擴張會頭痛呢?顱外段的血管的擴張不應僅局限在半側頭皮而是全頭,又為何僅是局限在半側局部痛呢?任炎午教授通過大量解剖發現偏頭痛病人在頭皮局部均有各種原因造成的血管對神經的壓迫。任炎午教授認為這種壓迫并不會直接引起頭痛發作,當血管內的神經遞質的濃度發生變化及血管壁與血流動力學發生變化時對異常接觸中的神經產生刺激而引起頭痛發作。基于此任炎午提出了“顯微神經減壓術治療偏頭痛”的全新治療方案。近二十年來治愈國內外數千名偏頭痛患者,根治率達90%以上。該成果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美國科學促進會年度獎,倫敦應用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醫學發展終身成就獎等國內外數十獎項。“血管神經壓迫學說”及“顯微神經減壓術治療偏頭痛”也編入神經外科學教科書。血管神經壓迫學說由于其顯著的臨床效果,目前在偏頭痛的發病機制中占據統治地位,得到越來越多的人承認
2015-11-20 08: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肖依
黑龍江省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這種長期的偏頭痛,我強烈建議你到醫院拍特殊第二頸椎開口正位X光片,以確定是否為第二頸椎綜合癥,因為偏頭痛、頭暈、頭脹、頭麻等是此病的典型癥狀,并且一般單側癥狀多見。
2015-11-20 05: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偏頭痛屬于血管性頭痛,是由于顱內外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所引起的反復發作性頭痛。其發作特征為單側或由一側轉向另一側,伴有惡心嘔吐,發作前可有先兆,間歇期如常人,可有家族史。
2015-11-20 00: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血管神經性嗎?麥角胺有特效。中藥調理也很好。
2015-11-19 15: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