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腦膜和脊膜的非化膿性炎癥性疾病。其護理診斷包括病情觀察、癥狀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預防等。 1.病情觀察: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瞳孔變化等,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2.癥狀護理:如頭痛時,協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保持環境安靜;發熱時,給予物理降溫或遵醫囑使用退燒藥。 3.心理護理:患者可能因病情產生焦慮、恐懼,要多與其交流,給予心理支持。 4.飲食護理: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保證營養攝入。 5.并發癥預防:注意預防腦積水、腦疝等并發癥,定期協助患者翻身,預防壓瘡。 6.用藥護理:督促患者按時服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7.康復護理:病情穩定后,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 總之,對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護理,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2024-12-25 1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癥.常繼發于粟粒結核或其它臟器結核病變.既往以小兒多見,常為肺原發綜合征血源播散的結果,或全身粟結核的一部分.成年發病率占半數以上,以青年發病率較高,但也可見于老年.除肺結核外,骨骼關節結核和泌尿生殖系統結核常是血源播散的根源.部分病例也可由于腦實質內或腦膜內的結核病灶液化潰破,使大量結核桿菌進入蛛網膜下腔所致.結核性腦膜炎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在軟腦膜和蛛網膜上有結核結節形成,病灶周圍有炎癥和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并有干酪壞死,常以腦底部最為明顯.在蛛網膜下腔內,有多量的黃色混濁膠樣滲出物積聚,主要由漿液,纖維素,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組成.圍繞腦干,可壓迫和損害就近的顱神經,引起相應的顱神經受損癥狀.病變嚴重者可累及腦皮質而引起腦膜腦炎,引起多發性腦軟化.未經適當治療而致病程遷延的病例,由于蛛網膜下腔滲出物的機化而發生蛛網膜粘連,可使第四腦室下中孔和外側孔阻塞,引起腦積水.根據臨床及病理,可將結核性腦膜炎分為四型:腦膜型:以高顱壓及腦膜刺激征為主要表現.腦內結核瘤型:病灶位于腦實質內,有局灶性腦定位癥狀和體征,如癲癇,單癱等.脊髓為主型:此型為腦膜炎治療不當轉變而來,也有發病即屬此型者,有脊神經根癥狀或截癱,尿便失禁等.二),預防及預后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保持樂觀,勞逸適度,使正氣旺盛,減少發病.積極治療原發結核,徹底清除結核病灶,防止繼發感染.預防接種:接種卡介苗,不但預防肺結核等的發生,而且在新生兒時期接種卡介苗,使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明顯降低.對于已患結核核性腦膜炎的病人,應住院治療,住院時間不少于3~6個月.本病預后不良,病死率15%以上.預后好壞主要決定于治療的早晚及其神志狀態,有神志障礙者,死亡率明顯升高.另外,老年人,幼兒死亡率亦較高.結核性腦膜炎的早期診斷顯得格外重要.問題是早期診斷不容易,如果醫生缺乏經驗更會導致不能及時做出診斷.作為病人遇有午后低熱,頭痛,嘔吐,尿潴留等不適時要盡早去醫院看病,尤其當醫生提出要作腰椎穿刺取腦脊液檢查時,干萬不要拒絕,因為檢查腦脊液是診斷此病的惟一重罷手段,其意義有時超過做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結核性腦膜炎是可治之癥,因為抗結核藥異煙肼.吡嗪酰胺等都能很好地“透過血腦屏障”)再聯合使用鏈霉素,乙胺丁醇等,一般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但用量要比治療肺結核大,療程也長,大約需兩年的時間,過早停藥易復發.患者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密切配合堅持用藥以完成治療.
2015-11-19 22: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腦膜非化膿性炎癥.常繼發于粟粒結核或其它臟器結核病變.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保持樂觀,勞逸適度,使正氣旺盛,減少發病.積極治療原發結核,徹底清除結核病灶,防止繼發感染.預防接種:接種卡介苗,不但預防肺結核等的發生,而且在新生兒時期接種卡介苗,使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明顯降低.對于已患結核核性腦膜炎的病人,應住院治療,住院時間不少于3~6個月.本病預后不良,病死率15%以上.預后好壞主要決定于治療的早晚及其神志狀態,有神志障礙者,死亡率明顯升高.
2015-11-19 21: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種類型.躲在原發結核感染后3個月-1年內發病,多見于1-3歲的小兒.大多數可以痊愈,但是如果治療不當,可能會發生后遺癥.如果是成年人發生了結核性腦膜炎,有可能不是原發病,而是以肺結核或者其他部位的結核桿菌感染轉移所致.:因此,應該檢查,看是否有原發病灶的出現,以防止漏診.診斷:1.病史:有無肺結核,有無麻疹,百日咳;2,X線檢查:一般都有肺部病變3.腦脊液檢查:壓力增高,外觀清亮或者毛玻璃樣渾濁,細胞數0.05-0.5*109/l;細胞以單核細胞為主.4,淋巴細胞轉化試驗5.免疫球蛋白測定:IgG增高為主.護理:早期治療:可以使用一定量的激素.要家屬直到治療周期長,費用大,要樹立信心;做好消毒隔離,營造安靜安全清潔舒適的住院環境,病房每天定時通風,管線柔和,要說話輕,走路輕,關門請,操作輕,減少刺激,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神智.意識.瞳孔,生命體征,頭痛.昏迷期:皮膚護理,排痰,翻身,呼吸道通暢;空腔每天用生理鹽水護理2次,防止霉菌感染;導尿管每周換一次,每天更換引流袋一次,每天用維酮碘擦洗尿道2次,定期尿培養;鼻飼液溫度38-40度,鼻飼前確定胃管在胃內,每次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于2小時,胃管每周更換一次,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高熱,抽搐的護理:密切觀察體溫變化,每4小時測量1次,體溫高于39度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藥物降溫,注意降溫效果,防止虛脫,既是更換衣物,預防感冒.多飲水,避免舌咬傷,必要時使用鎮靜劑;腰穿時,注意換人的異狀,術后去枕平臥6小時,防止頭痛的發生.
2015-11-19 11: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