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兒童午睡時突發嘔吐、眼上翻等癥狀,原因何在?
2歲半兒童,中午睡覺時,突然發生嘔吐,伴有眼上翻,呼吸困難,暫時休克,送醫院搶救后恢復.去年5.1日曾有類似癥狀,但都沒有發熱癥狀.血液化驗正常.請問是何原因.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2歲半兒童午睡時突然出現嘔吐、眼上翻、呼吸困難及暫時休克,且無發熱,血液化驗正常,可能由癲癇、食物中毒、低血糖、先天性心臟病、腦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1.癲癇:兒童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可導致癲癇發作,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等癥狀。腦電圖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藥物如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 2.食物中毒:誤食不潔或有毒食物可能引發中毒反應,導致嘔吐、休克等。需及時洗胃、灌腸,并根據毒物類型使用解毒劑。 3.低血糖:孩子飲食不規律或糖分攝入不足,可能引起低血糖,出現頭暈、嘔吐等。補充糖分可緩解,平時要保證飲食均衡。 4.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結構異常影響血液循環,可導致缺氧、休克。通過心臟超聲等檢查確診,嚴重時需手術治療。 5.腦部疾病:如腦炎、腦部腫瘤等,壓迫神經和影響腦功能。明確診斷需進行腦脊液檢查、頭顱 CT 等,治療方法因病而異。 總之,多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上述癥狀,需要通過詳細的檢查和專業醫生的診斷來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就診,進行全面檢查和治療。
2024-12-24 18: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休克是一個嚴重的、變化多端的動態過程,要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治療開始愈早愈好,最好在休克癥狀尚未充分發展前就給予治療,力求避免休克發展到晚期難以逆轉的地步;對不同類型的休克,在不同階段要針對當時的病理生理變化給予適當的處理,如補充血容量,增強心肌收縮力,解除或增加周圍血管阻力,消除微循環淤滯及糾正酸中毒等措施。
2015-11-19 07: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先要弄清休克的病因平時身體有無其他疾病,發作前有無情緒激動,建議到醫院做一個系統的檢查,尋找病因,希望能給您提供有用的幫助,謝謝。
2015-11-19 05: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亦稱膿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所引起的膿毒病綜合征(sepsissyndrome)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產物等侵入血循環,激活宿主的各種細胞和體液系統;產生細胞因子和內源性介質,作用于機體各種器官、系統,影響其灌注,導致組織細胞缺血缺氧、代謝紊亂、功能障礙,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這一危重綜合征即為感染性休克。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機體防御機制相互作用的結果,微生物的毒力數量以及機體的內環境與應答是決定感染性休克的發展的重要因素(一)補充血容量有效循環血量的不足是感性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擴容治療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擴容所用液體應包括膠體和晶體。各種液體的合理組合才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的恒定。膠體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白蛋白和全血等。晶體液中碳酸氫鈉復方氯化鈉液較好。休克早期有高血糖癥,加之機體對糖的利用率較差,且高血糖癥能導致糖尿和滲透性利尿帶出鈉和水,故此時宜少用葡萄糖液。1.膠體液①低分子右旋酐(分子量2~4萬):能覆蓋紅細胞、血小板和血管內壁,增加互斥性,從而防止紅細胞凝聚,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流。輸注后可提高血漿滲透壓、拮抗血漿外滲,從而補充血容量,稀釋血液,降低血粘度、疏通微循環,防止DIC。在腎小管內發揮滲透發生性利尿作用。靜注后2~3h其作用達高峰,4h后漸消失,故沒速宜較快。每日用量為10P0~1500ml,一般為1000ml。有嚴重腎功能減退、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傾向者最好勿用。偶可引起過敏反應。②血漿、白蛋白和全血:適用于肝硬化或慢性腎炎伴低蛋白血癥、急性胰腺炎等病例。無貧血者不必輸血,已發生DIC者輸血亦應審慎。細胞壓積以維持天35~40%較合適。③其他:羥乙基淀粉(706代血漿)能提高膠體滲透壓、增加血容量、副作用少、無抗原性,很少引起過敏反應為其優點2.晶體液碳酸氫鈉林格液和乳酸鈉林格液等平衡鹽液所含各種離子濃度較生理鹽水更接近血漿中者水平,可提高功能性細胞外液容量,并可部分糾正酸中毒。對肝功能明顯損害者以用碳酸氫鈉林格液為宜。5%~10%葡萄糖液主要供給水分和熱量,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25%~50%葡萄糖液尚有短暫擴容和滲透性利尿作用,休克早期不宜用。擴容輸液程序、速度和輸液量一般先輸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平衡鹽液),有明顯酸中毒者可先輸給5%碳酸氫鈉,在特殊情況下可輸給白蛋白或血漿。滴速宜先快后慢,用量應視患者具體情況和原心腎功能狀況而定:對有明顯脫水、腸梗阻、麻痹性腸梗阻以及化膿性腹膜炎等患者,補液量應加大;而對心臟病的患者則應減慢滴速并酌減輸液量。在輸液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有無氣促和肺底?音出現。必要時可在CVP監護下輸液,如能同時監測血漿膠體滲透壓,對防止肺水腫的產生有重要參考價值,若二者的壓差>1.07kPa,則發生肺水腫的危險性較小。擴容治療要求達到:①組織灌注良好:患者神情安寧、口唇紅潤、肢端溫暖、紫紺消失;②收縮壓>12kPa(90mmHg)、脈壓>4.0kPa;③脈率<100次/min;④尿量>30ml/h;⑤血紅蛋白回復基礎水平,。
2015-11-19 01: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