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靠近耳道處小包反復痛,與助聽器有關嗎?
外耳道靠近耳道的部位有個小包,摸起來很痛,但是過幾天會好。反復發作半年,時有反復,本人呼力不好,平時佩戴深耳道式助聽器,不知道跟這個是否有關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外耳道靠近耳道處反復出現疼痛小包,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局部感染、耳道損傷、皮膚疾病、助聽器佩戴不當、耳部腫物等。 1. 局部感染: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感染,引起癤腫,導致小包和疼痛。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 耳道損傷:佩戴助聽器時不慎刮傷耳道皮膚,引發炎癥和小包。需保持耳道清潔,避免進一步損傷。 3. 皮膚疾病:如濕疹、脂溢性皮炎等,累及外耳道,出現癥狀。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4. 助聽器佩戴不當:尺寸不合適或佩戴時間過長,壓迫耳道皮膚。要調整助聽器,定期取下讓耳部休息。 5. 耳部腫物:如良性的皮脂腺囊腫等,也可能表現為小包和疼痛。必要時需手術切除。 總之,外耳道出現反復疼痛的小包原因較多。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部衛生,避免頻繁挖耳。
2024-12-25 05: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朋友;外耳道炎指外耳道灼熱、疼痛、耳聞感,重者伴全身發熱、不適感,耳周淋巴結腫大。檢查可見外耳道彌漫性充血、腫脹,重者外耳道狹窄,皮膚潰爛。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適和癢感,并有少量分泌物。治療方案;控制感染、清潔局部、去除膿痂,促使干燥、急性期、可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止痛劑、外耳道腫脹滲液較甚者,可用5%—8%醋酸鋁紗條敷塞外耳道。并定患者每隔3-4小時自行滴入上述藥液,每天更換紗條,有收斂消炎作用,可促使干燥,或用2%—5%硝酸銀液涂布,或選用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合劑,糊劑或霜劑局部應用。慢性者局部亦可應用抗生素(如多粘霉素、新霉素等)與激素類(如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合劑、霜劑、粉劑等換藥、涂敷或吹入、積極治療感染病灶如化膿性中耳炎、加強全身某些有關疾病的診治如貧血、維生素缺乏癥、內分泌紊亂、糖尿病等。
2015-11-17 10: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應該是外耳道癤腫,碰觸外耳道,或牽扯耳廓時發生疼痛,稱為耳廓牽引痛,這是外耳道癤腫的一個特征性癥狀如果癤腫是自行破潰,外耳道疼痛就會很快就會消失,經過1-2次的清潔外耳道后可以痊愈。癤腫已成熟而未破時可用細棉簽蘸30%-50%硝酸銀或者純石炭酸燒灼膿頭,使其破潰;或者順外耳盜長軸方向切開排膿。如果癤腫未成熟時而進行切開,可以使炎癥擴散,應該要加以注意。切開后可以置浸有抗生素的紗條或者橡皮條引流。
2015-11-17 08: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