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發展成膽脂瘤,如何治療?
患有慢性中耳炎(化膿性)幾十年,病情反反復復總覺得有點加重了,去醫院檢查了說中耳炎發展成腦脂瘤,這樣還能靠吃藥嗎?如果做手術會有什么風險?會不會傷及腦部?有哪個技術精湛的醫生推薦?謝謝補充問題1:(2011-06-2522:37:40)是膽脂瘤不是腦脂瘤,寫錯了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發展為膽脂瘤較為嚴重,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需綜合評估病情、患者身體狀況等。藥物可能效果有限,手術存在一定風險,但規范操作可降低風險。 1.疾病介紹: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長期炎癥刺激可導致膽脂瘤形成。膽脂瘤會破壞中耳及周圍結構。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滴耳液等,但一般作為輔助治療。 3.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方式,目的是清除膽脂瘤,重建聽力。手術風險包括面神經損傷、出血、感染等,但經驗豐富的醫生可有效降低風險。 4.術后護理:保持耳部清潔干燥,避免進水。遵醫囑定期復查。 5.預防復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避免耳部受傷。 總之,對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發展成膽脂瘤,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024-12-23 12: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脂瘤中耳炎并非真是平時所說的腫瘤,而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內的囊性結構。膽脂瘤性特點如下:耳長期持續流膿,有特殊惡臭,鼓膜松弛部或緊張部后上方有邊緣性穿孔。從穿孔處可見鼓室內有灰白色鱗屑狀或豆渣樣物質,奇臭。一般有較重傳導性聾,如病變波及耳蝸,耳聾呈混合性。CT檢查可以確定病變范圍,并指導手術。膽脂瘤好發的地方是中耳和乳突,其周圍又都是重要的器官,特別是接近顱腔,只有一層薄骨板相隔,隨著膽脂瘤體的為斷增大,壓力加大,壓迫骨質板相隔,隨著膽脂瘤體的為斷增大,壓力加大,壓迫骨質被吸收,空洞也擴大。一旦骨壁穿破,膿液和細菌即可經此而進入顱內,發生嚴重的顱內并發癥,如果不及時處理,發展下去可危及生命.
2015-11-17 11: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