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療后復查出現新情況,如何應對?
02年七月份確診為肺癌,之后在重慶醫科大腫瘤科先后做完六個療程化療,期間還做了30次放療,全部治療完成后出院休息了三個月,于2013年6月13日回醫院復查,CT檢查結果為:1右肺門區腫塊較前明顯縮小,右肺上葉和下葉少許炎癥伴胸膜增厚,縱隔內見多發淋巴結影與前比較無明顯變化;2肝內多發低密度影,考慮轉移可能性,肝胃間隙見多發淋巴結影;3右側額葉可凝低密度影,建議必要時MRI檢查。4掃描水平雙側上頜竇少許炎癥及鼻中隔偏曲。彩超檢查結果為:肝內多發發實性占位性病變(轉移性Ca),膽囊壁稍毛糙。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化療六次,放療三十次,一直在吃中草藥調理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想咨詢一下接下一來怎么治療最有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肺癌患者在完成一系列治療后復查出現多種狀況,包括肺部炎癥、縱隔淋巴結、肝轉移、腦部可疑病變、鼻竇炎癥及鼻中隔偏曲等。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如調整化療方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對癥處理及定期復查等。 1. 重新評估病情:對患者的整體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身體狀況、腫瘤標志物等,以確定腫瘤的進展程度。 2. 調整化療方案:根據腫瘤的變化和患者的耐受情況,選擇新的化療藥物,如吉西他濱、紫杉醇、順鉑等。 3. 考慮靶向治療:檢測腫瘤相關基因,如 EGFR、ALK 等,若有突變,可使用對應的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克唑替尼等。 4. 免疫治療:評估患者是否適合免疫治療,如使用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等藥物。 5. 對癥處理:針對肺部炎癥給予抗感染治療,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對于腦部可疑病變,必要時進行 MRI 檢查以明確診斷。 6. 定期復查: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包括腫瘤標志物、影像學檢查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綜合多種治療手段,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2024-12-22 21: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是鼻中隔向一側或兩側偏曲或局部突起,影響鼻腔生理功能或產生癥狀時,為鼻中隔偏曲,偏曲一般呈c形或s形,若如呈尖錐樣突起,則稱骨棘或矩狀突(spur);若呈由前向后的條形山嵴樣突起,則稱骨嵴(ridge)。鼻中隔稍有偏曲一般為正常狀態,只有當鼻中隔明顯地向一側或雙側偏曲,并由此引起某些癥狀時,才視為病變。鼻中隔偏曲可分為先天性畸形和某些病變引起的繼發性偏曲兩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