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穎琦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臟外科
-
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需綜合癥狀、檢查等多方面,包括胸痛表現、心電圖改變、心肌酶指標、心臟彩超結果及冠狀動脈造影情況。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11-20 18:15
1.癥狀:突發劇烈而持久的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2.心電圖:出現ST段抬高、病理性Q波等特征性改變。
3.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鈣蛋白等升高。
4.心臟彩超:可顯示心室壁運動異常。
5.冠狀動脈造影:能直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部位及程度。
綜合上述多種檢查和癥狀表現,有助于準確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以便及時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做冠脈造影機愛你才就能明確的,需要冠脈造影檢查來明確,這是診斷冠心的金標準,大部分的心肌缺血是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通過冠脈造影可以直接顯示整個冠脈,清楚的看到冠脈病變的血管支數,狹窄程度和長度以及病變的特征,可以直觀看到冠脈的全部情況,為進一步制定最佳治療方案,選擇治療方法(手術搭橋,介入,藥物)提供最科學的依據并可評估其風險,一般堵塞70%要考慮支架置入.完全堵塞的情況就需要冠脈搭橋手術治療了..同時祝你早日康復,希望能幫到你.Yodak
2015-11-17 00: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壞死,臨床表現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的改變. 診斷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特征性的心電圖改變以及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對老年患者出現嚴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而原因未明或突然發生較重而持久的胸悶或胸痛者應考慮本病.
2015-11-16 22: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AMI的診斷標準:必須至少具備下列3條標準中的2條:(1)缺血性胸痛的臨床病史;(2)心電圖的動態演變;(3)心肌壞死的血清心肌標志物濃度的動態改變.急性心肌梗死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外,還有再灌注溶栓治療和介入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治療.
2015-11-16 21: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先兆半數以上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癥狀,其中以新發生心絞痛和原有心絞痛加重最為突出,心絞痛發作較以前頻繁,硝酸甘油療效差,應警惕心梗的可能. 2.癥狀 (1)疼痛最先出現,多發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續時間長,休息或硝酸甘油無效,可伴瀕死感,少數人一開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2)全身癥狀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發熱多在疼痛發生后24~48小時后出現,體溫多在38℃左右. (3)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重癥者有呃逆. (4)心律失常多發生在起病1~2周內,而以24小時內最多見.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和束支傳導阻滯亦較多. (5)低血壓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數小時至1周內發生,多為心源性的.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為梗塞后心肌收縮力減弱或收縮不協調所致. 3.體征 (1)心臟體征心界擴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減弱,可出現第四心音奔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區可出現粗糙的收縮期雜音或收縮中晚期喀喇音,為二尖瓣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所致,可有各種心律失常. (2)血壓降低. 1.監護和一般治療 (1)休息臥床休息1周,保持環境安靜. (2)吸氧鼻管面罩吸氧. (3)監測,對ECG,BP,R監測至少5-7天,必要時監測毛細血管壓和靜脈壓. (4)護理 2.解除疼痛常用藥物: ①哌替啶肌注或嗎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②輕者可用可待因或罌粟堿 ③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靜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壓. ④中藥制劑 ⑤心肌再灌注療法亦可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小時內,使閉塞冠脈再通. (1)溶解血栓療法常用尿激酶,鏈激酶,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怎樣判斷血栓溶解). (2)經皮穿刺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 4.消除心律失常(重要考點,考生須牢記). ①室性期前收縮或室性心動過速用利多卡因,情況穩定后,改用美西律. ②心室顫動時,采用非同步直流電除顫,藥物治療室性心動過速不滿意時,及早用同步直流電復律. ③緩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靜注. ④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宜用臨時人工心臟起搏器. ⑤室上性心律失常藥物不能用洋地黃,維拉帕米控制時,用同步直流電復律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療. 5.控制休克 (1)補充血容量:右室梗塞,中心靜脈壓升高不一定是補充血容量的禁忌.(2)應用升壓藥(3)應用血管擴張劑如硝普鈉,硝酸甘油等(4)其他對癥治療,糾正酸中毒保護腎功能,應用糖皮質激素. 6.治療心力衰竭梗死發生后24小時內宜盡量避免使用洋地黃制劑,右室梗塞慎用利尿劑. 7.其他治療 (1)促進心肌代謝藥物,Vitc,輔酶A,細胞色素C,VitB6等. (2)極化液療法,氯化鉀,insulin,葡萄糖配成,促進心肌攝取和代謝葡萄糖. (3)右旋糖酐40或淀粉代血漿 (4)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前壁心梗伴交感神經亢進,可防止梗阻范圍擴大. (5)抗凝療法,華法令等,同時監測凝血酶原時間. 8.恢復期處理恢復后,進行康復治療,逐步作適當的體育鍛煉. 9.并發癥的處理 ①栓塞:溶解血栓,抗凝 ②心室壁瘤:手術切除或同時作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 ③心臟破裂和乳頭肌功能失調:手術治療. ④心肌梗死后綜合征:糖皮質激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10.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處理 ①低血壓無左心衰時宜擴張血容量,無效時用正性肌力藥. ②不宜用利尿劑 ③房室傳導阻滯:臨時起搏 11.無Q波心肌梗死的處理措施與有Q波心梗基本相同,地爾硫艸卓,阿斯匹林聯用可降低再梗塞率. 心肌梗塞發生比較突然,癥狀危重是中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但如能早期治療,效果較好.一般心肌梗塞前都有先兆癥狀,應密切觀察.初發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逐漸頻繁,或休息時也發作,發作的持續時間延長或突然加重,休息與藥物治療不如原先有效.劇烈胸痛的同時伴有出冷汗,煩躁不安,恐懼,面色蒼白等往往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沒有明顯原因的氣喘,突然不能平臥,脈搏過快,過慢或不齊,血壓下降,出汗,四肢發冷,“胃痛”嘔吐或意識不清,也應警惕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得了急性心肌梗塞,首先不要驚慌,保持鎮靜,病人立即臥床休息,盡可能減少活動,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盡快吸入氧氣,并舌下含硝酸甘油或使用亞硝酸異戊脂吸入,立即設法通知附近醫院來醫生或派救護車來救.沒有救護車應用平板車或擔架送病人,切忌讓病人自己上救護車或步行及坐公共汽車去醫院,防止使心肌梗塞面積擴大或發生心臟驟停.為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冠心病人應注意避免激動,過度興奮,保證充足睡眠;不要過量服用降壓藥物;防止大出血及嚴重感染;不要吃得過飽,尤其不能大量吃脂肪食物,應戒煙,少飲酒;不能長時間劇烈的運動或勞動,注意勞逸結合;長期服用心得安等藥物時,不能立即停服等,都有利于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 保健 宜:少食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果,瘦肉,魚類,豆制品等 忌:吃肥肉,動物脂肪,動物內臟,蛋黃,海鮮等,少吃甜食.男性患者尤其應戒煙,忌飲烈性酒,忌暴飲暴食. 此外,應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
2015-11-16 21: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壞死,臨床表現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的改變.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系指冠狀動脈突然完全性閉塞,心肌發生缺血,損傷和壞死,出現以劇烈胸痛,心電圖和心肌酶學的動態變化為臨床特征的一種急性缺血性心臟病.其基礎病變大多數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少數為其他病變如急性冠狀動脈栓塞等.①哌替啶肌注或嗎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②輕者可用可待因或罌粟堿 ③硝酸甘油或硝酸異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靜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壓. ④中藥制劑 ⑤心肌再灌注療法亦可解除疼痛
2015-11-16 17: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