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癲癇患者服藥時,需注意藥物選擇、劑量調整、按時服藥、監測副作用、避免誘因等。 1.藥物選擇:應根據癲癇發作類型和患者個體情況選擇合適藥物,如卡馬西平適用于部分性發作,丙戊酸鈉對多種發作類型有效,苯妥英鈉常用于全面強直-陣攣發作。 2.劑量調整:初始劑量通常較低,逐漸增加至有效劑量。劑量調整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按時服藥:嚴格按照醫囑規定的時間和劑量服藥,避免漏服或擅自增減藥量。 4.監測副作用:常見副作用包括嗜睡、頭暈、皮疹等。如出現嚴重副作用,如肝腎功能損害,應及時就醫。 5.避免誘因:如疲勞、睡眠不足、飲酒、情緒激動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6.定期復查:包括血藥濃度監測、腦電圖檢查等,以便評估療效和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癲癇患者服藥期間要嚴格遵循醫囑,注意上述事項,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發作。
2024-12-23 04: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癲癇要堅持長期用藥,不能隨意或頻繁更換藥物。這是因為未按醫囑服夠劑量是癲癇復發的常見病因,而突然停藥則會引起癲癇持續狀態。有時發作控制一段時間,患者以為疾病已經痊愈自行停了藥,后癲癇復發即使再服用原量,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很好地控制發作。藥物治療是癲癇病治療的主要手段,而且治療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藥物治療癲癇必須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癲癇的診斷必須明確,對可疑的病例不能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 (2)需要估計反復發作的機會和抗癲癇治療改善這些機會的程度,只有當這種發作反復的危險性超過藥物在醫學及社會心理上的危險性時,用藥才是合理的。臨床上許多醫生在診斷為癲癇后,不做任何影像學的檢查就不顧后果地用藥,導致許多不適合長期用藥的病人長期服藥。 (3)癲癇發作應每年超過2次或2次以上,如果只有每年1次或數年1次,用藥就得不償失。 (4)長期用藥的毒副作用應考慮在內。 (5)個人因素也是決定開始治療的重要條件,如果一個人不能堅持規律服藥,間斷服藥的危害可能比不服藥更大。 (6)對存在促發因素的癲癇,在沒有消除促發因素之前就迫不及待用藥,如低血糖、糖尿病、酗酒或一些藥物及環境因素引起的癲癇,用藥效果差。
2015-11-16 18: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