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文育 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濕疹是常見皮膚病,由多種因素引起,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理、運動、藥物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8-14 09:31
1.病因: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如遺傳、過敏、感染、環境等。
2.飲食:避免高蛋白食物,適當喝紅豆薏米湯。
3.運動:適度運動出汗,促進新陳代謝。
4.中醫調理:可尋求專業中醫幫助。
5.外用藥物: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爐甘石洗劑。
濕疹易復發,患者需注意日常護理,遵醫囑治療。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濕疹的病因相當復雜,患者多具有過敏性體質,無論是中醫或西醫,都可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西醫的外因性濕疹指的是碰到刺激性,過敏性物質所引起者,內因性濕疹更是與自身體質有密切關系.因此,舉凡清潔劑,防腐劑,植物,藥物,染料,動物性蛋白質食品,香料,食物添加物等等,都可能是引發濕疹的病因.有些患者因壓力與情緒等因素,也會得濕疹.濕疹與“濕”相關,內因性濕稱為內濕,是指腸胃功能不佳,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形成濕濁之氣停留在體內,日子一久,漸成濕熱體質.急性濕疹多屬中醫所謂的“濕熱”型患者,患部皮膚紅癢,水泡滲液,容易口渴,心煩,便秘,小便深黃量少等,中醫多會配給清熱除濕湯加以治療.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偏濕者皮膚的水泡較多,搔后泡破滲出黏體,患者會有疲倦,胃口欠佳等癥狀,中醫以除濕止癢湯治療.慢性濕疹患者要注意“脾虛夾濕”的問題,病情日久,患者皮膚會呈現暗淡不紅,滲液少,有淡黃色的脫屑或結痂的斑片,臉色也較蒼白,胃口不好,腹脹,排便稀軟,中醫多采用除濕胃苓湯治療.此外,也有部分慢性濕疹患者屬于“血燥”型,皮膚會變得粗糙,肥厚,表面有抓痕,血痂,膚色暗淡甚至有色素沉淀.建議,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蓮,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
2015-11-16 06: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濕疹最主要的癥狀是瘙癢難忍,常因搔抓形成糜爛面,繼發感染可形成膿皰局部淋巴結腫大.慢性濕疹局部皮膚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蘚樣病變,遷延不息.嬰兒濕疹部分患者在兒童期或者壯年期于四肢屈側出現濕疹樣損害,又稱異位性皮炎,或遺傳性過敏性皮炎,由于經久不愈,服用藥物過多引發全身性疾病,特別是對肝,腎危害最大.由于濕疹的致病原因是多種因素,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最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是去除過敏原.常規治療是遠離過敏原,如對首飾,表鏈,鏡架,魚蝦,貝類,動物皮毛等過敏的人采取不接觸的方法;但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過敏原都能做到不接觸,如花粉,日光,寒冷,炎熱,潮濕等;如用傳統的控制方法治療:如激素類,抗組胺類,消炎類藥物治療又存在有困乏疲倦,耐藥及對肝腎有損害的反作用,且因不能最終保護參與過敏的細胞,導致病情不斷反復.形成惡性循環.濕疹愈廣泛,愈嚴重者,愈容易發生氣喘病.
2015-11-15 22: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制品或尼龍織品.用濕疹鋅軟膏擦患處試試.
2015-11-15 17: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