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抽后有殘留且化膿,呼吸沉重怎么辦
胸腔內抽過積液,但有少部分抽不出來了,但身體又沒有把剩余的吸收掉,現在已經有少量的膿形成,目前呼吸時比較沉重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胸腔積液抽后有殘留并化膿,呼吸沉重,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未控制、胸腔粘連、機體免疫力低下、積液性質特殊、治療不規范等。 1. 感染未控制: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持續存在,導致炎癥反應,影響積液吸收。需要進行病原學檢查,明確致病菌,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 2. 胸腔粘連:抽液后胸腔內發生粘連,限制了積液的流動和吸收。可能需要胸腔鏡手術來松解粘連。 3. 機體免疫力低下:身體自身的抵抗力弱,難以有效清除病原體和吸收積液。應加強營養,適當鍛煉,必要時使用免疫調節劑,如胸腺肽。 4. 積液性質特殊:如惡性胸腔積液,其性質復雜,吸收困難。除了抽液,還可能需要針對原發腫瘤進行治療,如化療、放療等。 5. 治療不規范:抽液操作不當或后續治療不及時、不充分。要規范治療流程,遵循醫生建議進行后續治療。 總之,對于胸腔積液抽后殘留并化膿、呼吸沉重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024-12-23 12: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這需要慢慢的吸收。建議您可以吃點藥物,多抽幾次腹水,稀釋一下比較好抽出來。
2015-11-16 05: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胸膜積水過多,引起呼吸困難,曾經抗結核治療療效甚微,用藥史未知!你好!首先結核的治療,現在已經很成熟,別太擔心,學會放松自己!這種疾病發病很急,所以一般不建議跨省治療,看看你所在的省份,下面提供各省治療結核性比較好的醫院四川華西醫院呼吸科成都軍區總醫院山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江蘇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安徽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福建福建省立醫院福州市結核病防治院北京北京市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鐵路總醫院天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北邯鄲市中醫院承德醫學院附屬中醫院廣西廣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湖南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湖北湖北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河南安陽市中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黑龍江黑龍江省中醫院哈爾濱市第四醫院吉林吉林省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大學第三醫院遼寧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由于您現在已經化膿有必要先排膿,要是要轉院,再轉院期間切忌不要停藥!
2015-11-15 19: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北京胸腔科醫院,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中山醫科院,
2015-11-15 15: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建議您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檢查規范治療.一般比較出名的正規醫院,治療胸膜炎的療效都會比較好.胸膜炎的治療視其病因而定.細菌感染所致者,應給予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所致者,無需抗感染治療.自身免疫疾病所致者,治療基礎疾病可使胸膜炎消退. 1.西醫藥治療: ①抗生素治療 A.抗結核藥物治療:適用于結核性干性或滲出性胸膜炎的治療.異煙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壩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頓服,連續服藥3個月.鏈霉素每日0.75--1克,肌注,1--2月,與口服藥交替使用,總計療程6--9月. B.非結核性胸膜炎:應針對原發病(如感染,腫瘤等)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 C.化膿性胸膜炎或結核性膿胸伴感染者:青霉素C每日160--320萬單位,分4次肌注,并可于胸腔內再加注807單位. ②緩解疼痛:口服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 ③胸腔穿刺抽液:適用于滲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積液,有明顯呼吸困難,或積液久治仍不吸收者.每次抽液量不宜超過1000毫升,每周2-3次. ④激素治療:與抗結核藥物聯用,對消除全身毒性癥狀,促進積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連,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可用強的松15--30毫克,分3次口服,待全身癥狀改善,積液明顯吸收減少時,可逐漸減量,一般用藥4--6周. 2.中醫藥治療:可通過辨證論治,對癥下藥,調理身體.預防與調養 l.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飲食. 2.治療應堅持,徹底.祝您早日康復!
2015-11-15 13: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