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人體肌肉萎縮的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有神經源性因素、肌源性因素、廢用性因素、營養性因素和缺血性因素等。 1.神經源性因素:當控制肌肉的神經受到損傷,如神經炎、神經損傷等,會導致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進而發生萎縮。常見疾病如吉蘭-巴雷綜合征、頸椎病導致的神經受壓等。 2.肌源性因素:肌肉本身的疾病,如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等,會直接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和結構,引起肌肉萎縮。 3.廢用性因素:長期臥床、肢體固定不動等情況,肌肉缺乏運動刺激,會逐漸出現萎縮。例如骨折后長時間固定的患肢。 4.營養性因素:身體缺乏某些重要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維生素 D 等,會影響肌肉的生長和修復,導致肌肉萎縮。 5.缺血性因素:肌肉的血液供應不足,如動脈硬化、血管栓塞等,使肌肉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從而發生萎縮。 總之,肌肉萎縮的原因多樣,一旦發現肌肉萎縮的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便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9 13: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肌肉萎縮指橫紋肌營養不良,肌肉體積較正常縮小,骨骼肌體積的縮小,可由于肌纖維變細或消失,或神經肌肉疾肥大,是許多神經肌肉疾病的重要癥狀和體征?,F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洞癥、肌萎縮、肌無力、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周期性麻痹、肌營養不良癥、癔病性癱瘓和表現為軟癱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后遺癥等,均屬于“痿證”的范圍,“痿證”是肢體筋脈弛緩軟弱廢用的病證。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系。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除了多種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可引起肌肉萎縮外,代謝性肌病、脂質積累或糖元累積肌病、強直性肌病以及小兒麻痹后遺癥、脊髓炎后遺癥、周期性麻痹以及大量飲酒、長期固定姿勢工作、如駕駛、打字等都可引起肌肉萎縮、無力,對于肌萎縮患者,首先應注意有無廢用性因素(如骨折石膏固定后、關節病或其他疾病長期臥床影響肢體活動等原因引起),應積極診斷、認真治療。除積極治療原發病消除病因外,還可針對性地采用營養神經、肌肉的中、西藥物對癥治療,可有效地控制復發、減少癱瘓,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
2015-11-16 01: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不良,肌肉體積較正??s小,肌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神經肌肉疾肥大.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系.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
2015-11-15 2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