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隔壁的王叔叔的爸爸倜然無欲無故的頭痛,然后就偏癱了,去醫院做了檢查說是有出血性腦梗死的情況。所以才會這樣的。現在只能一直躺在床上了。看著都很難受,不知道撐不撐得了了,不知道這個病是怎么引起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心源性栓塞、大面積腦梗死、高血壓、抗凝和溶栓治療、血管炎等。 1.心源性栓塞:心臟疾病如心房顫動、心肌梗死等,導致心腔內形成血栓,脫落后栓塞腦血管,引起腦組織缺血壞死,在恢復血供時易發生出血性轉化。 2.大面積腦梗死:梗死面積較大,腦組織水腫嚴重,壓迫周圍血管,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引發梗死區內的出血。 3.高血壓: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小動脈硬化,血管壁彈性降低,在腦梗死發生后,易出現血管破裂出血。 4.抗凝和溶栓治療:使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肝素,或溶栓藥物如阿替普酶等,可能會破壞血栓的穩定性,增加出血風險。 5.血管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血管壁炎癥,使血管壁受損,影響血管的穩定性,從而增加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幾率。 了解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原因對于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4-12-19 19: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根據以上描述應該是得了出血性腦梗死你好,心源性腦栓塞最常見,約占半數以上。心源性栓塞如心房纖顫、風濕性心臟病、瓣膜疾病、病竇綜合征、細菌性心內膜炎、二尖瓣脫垂、二尖瓣環狀鈣化、心房黏液瘤、左室附壁血栓如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動脈瘤、充血性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015-11-15 19: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出血性腦梗死的病因常見以下兩種情況:①心源性腦栓塞:多種心臟疾病在心律驟變時栓子脫落引起腦梗死栓塞血管易于再通受損血管壁脆弱易破當血液重新涌入時即發生栓塞區出血②大面積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容易發生出血病理研究發現栓塞性腦血管病的出血性腦梗死發生率為24%~71%非栓塞性腦血管病出血性腦梗死發生率為2%~21%因此栓塞性腦梗死要特別警惕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1.心源性腦栓塞心源性腦栓塞最常見約占半數以上心源性栓塞如心房纖顫風濕性心臟病瓣膜疾病病竇綜合征細菌性心內膜炎二尖瓣脫垂二尖瓣環狀鈣化心房黏液瘤左室附壁血栓如心肌梗死后左室壁動脈瘤充血性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2.大面積腦梗死出血性腦梗死的形成與梗死面積有著密切的關系出血性腦梗死發生與梗死面積呈正相關梗死面積越大出血性腦梗死發生的幾率越高梗死面積大于同側大腦半球1/2的大面積梗死幾乎不可避免地都會出現出血性腦梗死3.其他①顳葉溝回疝形成過程中壓迫大腦后動脈引起顳葉下部出血性腦梗死②靜脈竇血栓引起散在的血管滲血以及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也容易導致出血性腦梗死總之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主要和心臟疾病引起的腦栓塞有關和梗死面積大小有關和梗死后的時間及溶栓抗凝血管擴張藥的使用有關(二)發病機制腦栓塞大面積腦梗死合并有高血壓病的腦梗死及腦梗死后的血壓升高血糖升高白細胞升高高熱等易誘發出血性腦梗死其發病機制可能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1.栓子遷移和血管再通由于出血性腦梗死多數是由于腦栓塞引起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栓子遷移”學說血管內的栓子破碎并向遠端遷移此時遠端的血管由于已發生缺血壞死在血壓的作用下破裂出血而形成出血性腦梗死當栓子引起血管閉塞后由于正常纖溶機制影響使栓子隨即崩解加之腦缺血后造成的代償性血管擴張使栓子向閉塞血管的遠端推進因此在原缺血區因受缺血損傷的毛細血管內皮滲漏當再灌注后受強力動脈灌注壓的影響造成梗死區的繼發性出血這種出血可以很廣泛Fisher認為尸檢幾乎所有的栓塞灶都可有小灶性出血2.大面積腦梗死臨床腦CT掃描腦MRI檢查顯示大面積腦梗死以及梗死后大范圍水腫是出血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大面積腦梗死好發于顱底Willis環的前半部分栓塞面積按Pullicino計算法15ml以上為大面積栓塞大面積腦梗死時常伴有明顯的腦水腫使周圍血管受壓血液淤滯水腫消退后水腫壓迫損傷的血管重新灌注因長時間缺血缺氧腦血管通透性增強易發生滲血及出血3.側支循環形成早期動物實驗發現良好的側支循環是發生出血性腦梗死的必要條件側支循環引起出血性腦梗死的可能機制據認為是腦梗死特別是在大面積梗死后由于腦水腫使腦梗死周圍組織毛細血管受壓而發生缺血壞死內皮損害病程第2周水腫消退側支循環開放已發生壞死之毛細血管破裂引起梗死周邊斑點或片狀出血另外腦梗死后幾天至幾周毛細血管增生活躍容易與軟腦膜血管的側支循環發生溝通尚未成熟的皮質血管會出現血液滲出4.抗凝溶栓治療抗凝溶栓治療以往一直存在爭議有人通過實驗認為出血性腦梗死通常是栓塞性卒中的自然發展與抗凝治療無關提出梗死的腦組織本身的化學環境可能對繼發性出血的發生和程度有很大的影響5.高血糖有人認為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與糖尿病患者毛細血管內皮受損易破裂出血有關6.發病時間出血性腦梗死與多種因素有關但發病時間的遲早直接影響病程經過和臨床預后早發型常與栓子遷移有關臨床癥狀突然加重而遲發型大多與側支循環有關總之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其發生的基本條件不外乎缺血后血管壁的損傷軟化壞死的腦組織水腫程度的增減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病灶區血流的再通再灌注壓增高或梗死邊緣側支循環開放繼發性纖溶及凝血障礙等而最關鍵的機制是血流的再灌注
2015-11-15 17: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出血性腦梗死是在腦梗死的基礎上,由于用藥等原因,壞死病灶周圍重新恢復血流灌注后導致的出血,一般在住院期間醫生都是會給予患者家屬提示這方面的情況,臨床也是比較常見的。在治療腦梗死的時候用藥需要控制好劑量,還有抗凝的藥物和降纖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盡量不要一同使用,還有擴血管藥物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隨時觀察患者的意識變化等,及早的預防,一般盡早發現是不會出現嚴重后果的。
2015-11-15 14: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出血性腦梗死的病因常見以下兩種情況:①心源性腦栓塞:多種心臟疾病在心律驟變時栓子脫落引起腦梗死,栓塞血管易于再通,受損血管壁脆弱易破。當血液重新涌入時即發生栓塞區出血。②大面積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容易發生出血。病理研究發現,栓塞性腦血管病的出血性腦梗死發生率為24%~71%,非栓塞性腦血管病出血性腦梗死發生率為2%~21%。因此,栓塞性腦梗死要特別警惕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
2015-11-15 11: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