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患急性戊肝和心臟疾病,至今未愈,咋回事?
2001年本人因乏力而去醫院檢查,當時在小醫院醫生量了血壓,血壓很低,醫生懷疑是心肌炎。在注射滴水兩天內不想吃飯查血化驗,醫生根據化驗結果說我得了肝炎。于是我轉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在心內科剛住下又被轉至肝科,在肝科醫生說是急性戊肝,在肝科大約二十多天治愈后又轉至心內科。在心內科醫生懷疑是心肌炎。當時心電圖顯示低電壓、室早二聯律、心肌缺血,另外做了心肌酶譜,還做了心臟彩超和24動態,心臟彩超顯示左心室內徑55,左心室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少量返流。在心內科住了半月,心臟沒有徹底好透,醫生說只有這樣了再住下去還是如此。至今心臟心電圖還帶有早搏二聯律、低電壓、短PR間綜合癥、SFT改變。每辦年去醫生做心臟彩超左心室內徑一直是55,沒有變化。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患者 2001 年先后被診斷急性戊肝和心臟疾病,雖戊肝治愈,但心臟仍有早搏二聯律等問題。這涉及疾病特點、治療效果、后續影響等。 1. 急性戊肝: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癥狀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黃疸等。及時治療可痊愈,但也可能對肝臟功能有短期影響。 2. 心臟疾病:早搏二聯律是指每隔一次正常心跳出現一次早搏,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心肌缺血、心肌病等。低電壓可能提示心肌受損,短 PR 間期綜合征和 SFT 改變也反映心臟電生理異常。 3. 治療難點:心臟疾病的治療較為復雜,一些病因可能難以明確或難以完全消除,導致癥狀持續。 4. 監測重要性:定期復查心臟彩超等檢查,有助于及時發現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5. 生活注意:患者應避免勞累、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 總之,患者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雖然急性戊肝已治愈,但心臟問題仍需長期關注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質量,預防病情進展。
2024-12-19 1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癥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谷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包括靜養,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
2015-11-15 16: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并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癥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谷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于診斷。治療包括靜養,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局限或彌漫性炎癥,可原發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藥物等,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病毒感染最多見。1、癥狀: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2、體征: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擴大,雜音改變,心律失常。1、原發病的治療:很關鍵。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藥,金剛烷胺,每天200mg;瑪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細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2、對癥治療: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在癥狀、體征好轉,心電圖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動,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時應積極糾正。3、促進心肌代謝(1)維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2)能量合劑:ATP20mg+輔酶A100u+細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3)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4)環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5)極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島素8u,15%氯化鉀10ml靜脈滴注,7~10天為1療程。(6)免疫抑制劑:用于慢性、遷延型病例。糖皮質激素:一般發病10~14天內不主張應用,但如有高熱、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強地松40~60mg,每日頓服,或氫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靜脈滴注,病情好轉后逐漸減量,月26周后停藥。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避免勞累以預防病毒、細菌感染。發病后注意休息,進營養豐富之飲食,以利心臟恢復。春天要防心肌炎: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逐漸減少,風濕性心肌炎發病明顯減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發病卻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研究,約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臟心臟發生心肌炎。可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襲心肌,也可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前者以兒童多見,后者以青少年多見。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季節,應引起人們的警惕。病初與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癥狀,7-10天后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癥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癥狀也千差萬別。輕度、局限性病變者可毫無癥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尸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重者則有明顯癥狀,出現心臟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臥;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復暈厥,甚至猝死。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并發癥。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后如無癥狀,可逐步恢復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889274.html
2015-11-15 13: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肌炎患者常訴胸悶、心前區隱痛、心悸、乏力、惡心、頭暈。如果現在心臟彩超完全正常,說明心臟結構及機械功能正常;如果只有心率有時偏快而無其他心律失常,可以排除心肌炎;心率有時增快與交感神經亢進有關,可以對癥服用比索洛爾一段時間后逐漸減藥、停藥即可。
2015-11-15 12: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心肌結構圖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并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2015-11-15 05: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